入盆了很快就能生嗎?一文讀懂「入盆」,快要生產的准媽們看過來

2022-05-06     孕育島

原標題:入盆了很快就能生嗎?一文讀懂「入盆」,快要生產的准媽們看過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寶在出生之前,需要準備的可不止是外面的大人,胎兒也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準備,才能達到生產的要求。其中,「入盆」就是很關鍵的一個步驟。

越是臨近孕後期,孕媽們便紛紛抑制不住自己想要「卸貨」的衝動。每個孕媽媽越是到懷孕的最後階段,擔心的問題開始日漸多了起來,尤其關心胎兒的「入盆」問題,像什麼時候入盆、入盆是不是快生了、胎兒遲遲不入盆怎麼辦等等。

胎兒明明已經入盆,醫生卻讓孕媽先回家待產

小美已經懷孕37周了,進入到了孕期的尾聲。最近鄰居阿姨見到她都說:看你這肚子都『垮』下來了,怕是要生病了哦!聽到這話,小美也覺得自己終於是熬出頭了。

前幾天,小美去醫院孕檢,醫生也說胎兒已經入盆,而且胎位很正,讓小美安心回家待產。小美聽完這話頓時就摸不著頭腦了,明明胎兒已經入盆,不應該是在醫院待產嗎?怎麼還讓回家呢?

對此,醫生給出的解釋是:雖然胎兒已經入盆,但是距離生產的時間也沒有那麼快,肚子痛的時候再到醫院來就行。

胎兒都已經入盆,是不是就代表離生產不遠了?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胎兒為什麼要入盆?「盆」說的就是媽媽的盆骨,入盆就是要胎兒全身蜷縮呈倒立狀、大頭朝下地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內。

這樣的姿勢才是正常的順產胎位,而胎兒之所以在孕後期要入盆,也是為了不久之後的分娩做準備。可以說,胎兒入盆是順產的第一步。但是胎兒入盆,並不代表就是要分娩了。

一般來說,一胎懷孕的孕媽胎兒入盆時間大概在懷孕的36周左右。

在入盆後,還需要等到2-3周的時間,才會有生產的跡象;而如果是懷二胎或者是三胎的孕媽,入盆的時間會相對晚一些,會在臨產的時候入盆。

這個時候入盆,就意味著胎兒即將出生了,孕媽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情況,一旦出現分娩前的徵兆,像見紅、破水等情況,就要趕快去醫院啦~

值得注意的是,入盆時間也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很難統一,至於到底需要一天還是一個星期也是不確定的。

並非所有分娩前都會有入盆的情況,有的胎兒會遲遲不入盆

胎兒只有入盆,才能完成以後的分娩工作,但入盆這件事並非是所有產婦都會發生的。有的產婦就發現,自己明明已經快到預產期了,但產檢發現胎兒仍然沒有入盆,這可急壞孕媽。

據統計:80%-90%的初產婦在孕38周左右入盆,10%-20%的初產婦要等到快生的時候才能入盆。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有胎兒早早地入盆等待,就有胎兒可能直到分娩前幾天才入盆,並非都是一些病理因素導致,孕媽也無需過分焦急和焦慮。

不過,胎兒遲遲不入盆,也可能是因為一些病理因素,像胎位不正,最常見的就是臀位,或者是孕媽自身骨盆狹窄等情況,都會導致胎兒無法順利入盆。

這樣情況的孕媽,想要是通過胎兒入盆來實現自主分娩是不太可能了,最好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可以選擇剖宮產的分娩方式。

如何讓胎兒早點入盆?相比較爬樓梯,「北京癱」更安全

對於那些胎兒遲遲不入盆的孕媽來說,等待的過程總是焦急的,其實孕媽可以嘗試一些讓胎兒入盆的方法。

爬樓梯:爬樓梯對促進胎兒入盆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不過在爬樓梯的過程中,孕媽很容易感到乏累,而且時間過久對膝蓋也會造成損傷;

「北京癱」:相比較爬樓梯,北京癱這樣的姿勢更安全。孕婦靠在沙發上,雙腿墊高呈屈膝屈髖位,這樣的姿勢也利於胎兒進入到骨盆。

另外,孕媽平時多散散步,有條件的也可以嘗試做一些瑜伽動作,多少也會對胎兒入盆有幫助。其實不管胎兒是否入盆,孕媽最應該做的就是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安心待產就好。

小島想說:

胎兒是否入盆,何時入盆,有何感覺,每個孕婦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也都是有可能的,想要判斷胎兒是否入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做個B超,一切都清清楚楚了。

而且那些遲遲不出現症狀的孕媽也不要著急,按時產檢,只要醫生表示沒問題,那就安心等待胎兒的到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35630839b8de964f9e6397dac2ff6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