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美了、生活暖了……基層治理創新讓更多美好在身邊發生

2024-01-11     新聞晨報

原標題:環境美了、生活暖了……基層治理創新讓更多美好在身邊發生

環境美了、生活暖了……基層治理創新讓更多美好在身邊發生

冬日暖陽下,可小坐休憩,也可欣賞街景和綠化,巨鹿路富民路路口的遊園從少人問津的綠地蛻變成被頻頻點贊的「開放咖啡館」;

持續優化線上線下雙向聯動賦能,讓民生溫度在家門口的精細管理和貼心服務中不斷升溫;

創新成立「巨富長」街區消費維權調解室,將消費爭議解決在街區內……

2023年,靜安區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大工程」和「五個聚力」目標任務,以「靜鄰行動」持續推動黨建創新、治理創新深度融合,以直擊基層治理裉節、破解治理難題的生動實踐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如此這般的美好體驗也越來越多地在街區日常、在社區生活、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萌芽和勃發。

「聯」聚合力凝共識,做大街區善治「朋友圈」

緊鄰靜安寺商圈的「巨富長」街區是一個有著優雅、浪漫氣質和高關注度的街區,也是一個橫跨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靜安寺街道和徐匯區湖南路街道、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的「複雜」街區。

面對治理邊界模糊、治理「手勢」不一致等問題,靜安區將紮實開展主題教育與深耕市級「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項目緊密結合,科學運用「聯」的方法,以黨建聯建為引領,架構起「三區、四街道」共同參與的「巨富長」街區治理共同體平台和與之配套的跨區域治理協調機制,探索形成巨富長「中心城區毗鄰黨建新模式」

無論是握手「巨富長」黨建引領街區治理聯組學習交流會,還是街區治理專題大討論,「三區、四街道」聚焦街區治理共性問題同題共答,精準把握居民、商戶、遊客等多元主體急難愁盼需求,梳理形成相應的問題清單、需求清單、資源清單,並實現「三張清單」的精準匹配和高效對接。

「青年為小店賦能」和「小店融入街區治理」相互促進,「巨富長」街區青春小店聯盟不斷做大「朋友圈」,從街道轄區內20餘家青春小店延伸覆蓋兄弟街道內的近10家小店;

與區綠化市容部門聯動,推進以巨鹿路為重點的「巨富長」美麗街區改造提升,建設一批與環境協調、富有設計趣味和文化品位的街角、綠化小品、休憩座椅、共享花園和公共服務設施……

從「握手」到「牽手」再到「攜手」,靜安寺街道和南京西路街道不僅積極加入街區共同治理的同頻共振,還讓「聯」在凝聚各方共識、推進街區善治中發揮出更積極的作用。

減負增能雙向發力,推動社區「數治」出實效

「圍著電腦填表的次數少了,走訪服務居民的時間多了。」

「用上數據標籤,讓政策找人、服務找人,不僅快速,還能防止信息錯漏。」

這些基層工作者真切感受到的工作變化,都源自靜安區堅持減負增能雙向發力,驅動數字賦能為基層真減負、減真負的實招、硬招和新招。

在深入調查研究基層治理的痛點堵點後,靜安區修訂了《靜安區下沉社區工作管理辦法》,將涉及下沉社區的信息系統、台帳、報表、達標評比等悉數納入准入審核範圍。在把區級部門需要街鎮和居村填報的56張報表台帳精簡至7張、街鎮需要居村填報的61張報表台帳精簡至10張的同時,還形成10張基層日常工作中高頻使用的「一鍵生成」智慧報表,讓基層工作者感到「實用、管用、愛用」。

減負,減的是基層不必要、不合理的負擔;增能,增的是基層一線的工作能力和服務理念。臨汾路街道錨定數字化轉型,以「數治」紅利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數字家園。

「以往基本每個季度都要重新排摸一次給90周歲以上老人送免費牛奶的名單,現在只需要在手機上自定義查詢條件,通過數據標籤篩選,不到兩分鐘就能一鍵生成最新的名單,非常方便。」

讓居民區工作者從流程性操作中「解放」出來的,正是臨汾路街依託基層治理數字化平台開發的「智慧報表」功能。這個數字化平台以「民情日誌」「數字駕駛艙」「社區大腦」等為核心,不僅進一步深化了數據應用和數據共享,還通過數據分析和比對,拓展「數字吹哨」「數字預警」「數字預案」等場景,真正讓「跑起來」的數據成為提高基層工作效率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最強基石。

全員全面全周期,深耕「小專精」基層隊伍培養

具有現代化治理思維的基層工作者隊伍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關鍵所在。為此,靜安區瞄準「基層、基礎、基本功」,注重「全員、全面、全周期」,建強「1+14+X」基層治理大培訓體系,一體化打造百人師資庫、百堂課程庫,加快建設基層治理學習實踐共同體,全年培訓8萬人次。全區各街鎮也以學促干,建強「小專精」基層「頭雁」隊伍。

彭浦新村街道全力打造「彭博初心」教育培訓品牌,形成「1個教育培訓品牌+研修班、輪訓班、訓練營3大主體班次+N個系列特色精品課程」的培訓體系。

「小巷總理」研修班、「業務骨幹」訓練營、「基層幹部」輪訓班、新人實戰訓練所、居委會主任沙龍等面向不同對象的分層培訓課程,讓每一位學員都能「收穫頗豐」。

2023年全新推出的「靜鄰講堂——全崗通周五學習堂」更通過街道各科室、居民區「輪值培訓」的形式,以「講理論、講實踐」的宣講矩陣來提升基層工作者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的本領。

「讓懂政策的人講政策、有經驗的人談經驗、會方法的人教方法。」

在彭浦新村街道培訓師資庫里,不僅有領導幹部、專家學者,也有基層幹部、先進典型,培訓形式也從老師「一言堂」拓展到「沉浸式體驗+案例式教學+討論式互動」模式、「行走式黨課」等。聽居民區「老法師」傳授經驗、解疑答惑、帶教指導,是基層工作「新手」最想聽的課程之一。

在認真聽講、大膽提問、思想碰撞中,略顯生澀的「小年輕」用心記住了「前輩」們傾囊相授的「管得住、聽得進、沉得下、耐得煩、放得下、乾得起、貼得緊、說得上」社區工作基本功、「在辦實事上用心、在解民憂上用情」的思維方式和「察實情、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的社區治理「密碼」,也許下了紮根基層、學以致用的小目標。

黨建引領久久為功,傳遞互惠共享的民生溫度

系統施策,充分釋放同題共答、同頻共振的善治效能;減負增能協同發力,構建輕裝上陣、活力迸發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打造特色服務品牌,回應民生高品質需求……2023年,靜安區堅持久久為功,將主題教育煥發出來的學習工作熱情轉化為加強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強大動力和實際成效。

巨富長「中心城區毗鄰黨建新模式」是靜安區立體化打造「10個市級引領項目+120個區級重點項目+1291個社區網格善治微項目」的基層治理「十百千」項目矩陣的全新成果,也是探索「五融共治」街區治理新模式,推動基層治理由「單打獨鬥」向「同心合力」轉變的「破題」之道。面向基層治理新形勢,靜安將繼續以學促干,切實把更多基層治理「十百千」項目成果轉化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樣本和解決基層痛點、難點和重點問題長效管用的工作方法和機制,加快從「解剖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

深入開展「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大走訪,拉近的是黨員幹部、基層工作者與群眾和企業的血肉聯繫,更是幫助解決急難愁盼的最優路徑。通過社區層面的「一網協同—調研走訪平台」和企業層面的「區投資企業服務平台」作用,累計收集建議3116個、問題2700個,辦理實事4306件,讓群眾和企業切實看到真心、感到暖心。

數字賦能不只解決困擾基層的治理難題,還致力打造具有靜安特色的服務品牌。全市首個個人政務遠程虛擬窗口服務模式——「靜鄰幫辦」就通過分布在全區244個居委會、4個園區和樓宇的智能雙屏一體機,實現179個政務事項「家門口就能辦」,目前事項受理量達1.92萬件。未來,還將進一步增設遠程虛擬窗口服務「靜鄰幫辦」服務點位和「24小時自助服務點」,不斷擴容可辦事項清單,積極打造高效能治理的靜安樣本。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需要內外兼修,靜安區將繼續在基層治理隊伍精選、培育、考管、激勵全鏈條的各環節系統發力,以深化新時代好班長「領跑工程」為主線,打造一流「領跑書記成長學院」,深耕「小專精」培養路徑,精準推動基層治理隊伍思想疊代、方法疊代、能力疊代,為中國式現代化城區樣本的善治實踐鍛造更加活力迸發的基層善治人才梯隊。

來源:上海靜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327b4f72d185da63d906d6ce188a2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