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其他的,這個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定。那麼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創業條件時,求職與創業之間,究竟該如何選擇?老王給你5點建議:
1、千萬不要為了逃避而選擇創業。
創業者們選擇創業的初衷往往是多種多樣的,或是因為看好了一個項目,或是因為資源,或是因為一個好的機遇……但唯有一種不可取的就是為了逃避職場。
老王接觸過許多自主創業的老闆,那些成功的創業者們,沒有一個人是為了逃避職場而被迫創業的。
為了逃避職場而選擇創業,不能絕對地說沒有成功者。在絕大多數情況而言,在這種動因下選擇創業,他的失敗可能性更高。
老王也接觸過一些人,在公司拿走一些自認為很不錯的資源,比如客戶資料、公司核心資料、或者帶著客戶來創業。有的創業成功了,但多數人還是以失敗而告終,最後還惹上了官司。
比如某市一個人帶走公司專利去創業,最後被公司告上法院,最後結果是付出了高額的賠償,也從此一蹶不振……
老王還接觸過或間接聽說過很多類似的案例。有的人在職場打拚多年,受夠了老闆的「壓榨」,受夠了職場的磕磕絆絆,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選擇創業。好不容易看上了一個項目,但最終卻在現實里慘敗悔不當初。尤其是一些人,因為對職場積壓了太多的怨念和情緒,把創業當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可越是在這種心態之下,越容易變得不夠理智,盲目創業,犯下致命的錯誤。很可能會使你陷入更早的狀態。
2、在選擇創業之前,當好一個員工和管理者。
在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情況下,直接成為一個創業者,在現實的世界裡的確存在這樣的成功者。但創業本身就是九死一生,而一個毫無職業經驗的創業者,成功的案例,在整個市場中,屬於極個別現象。所以我,老王並不建議沒有職場經驗或者職場經驗較少的人去選擇創業。
在老王的職業諮詢案例中,也曾有過一些畢業就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在接觸了較多類似案例之後,老王發現這些大學生創業者都有一些共性。在創業之初,他們對未來的規劃,格外的理想化。有一類大學生創業者的確是有些新點子新想法,但是在整個創業執行的過程中,因為缺乏管理經驗,缺乏對社會對商業模式的了解,不斷地被現實碾壓。
還有一種是嚮往一種美好的創業狀態,這一類人多是會選擇奶茶店、花店、咖啡廳……這類項目,並在初創階段,對一些形象設計充滿執念,而不去真正思考運營模式和營銷宣傳。最後的結果,常常是銷售不理想,最後被沉重的運營成本拖垮。
所以如果你想要選擇創業,那麼至少在創業前,你有充足的職場經驗,如果你沒有經驗,你身邊至少要有高手來指導和幫助你才對。否則,你的創業很有可能變成了一個實驗品,為你缺乏管理能力而買單。
3、明確自己的訴求,才能判斷出哪條是更好的路。
對於一個社會經驗較少的人,很多人都會規勸要謹慎選擇創業。但是對於一些社會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尤其是一些大公司的高管。身邊則常常會有人勸說其創業,做一番自己的事業。因為他們有資本、有資源、有能力,看起來似乎是萬事俱備,只欠一個選擇。
但從老王的專業角度上來講,老王會建議一些管理者,明確自己的訴求慎重選擇。客觀地來講,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為高管,擁有一定的能力以及社會地位,這些成就本身,其實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平台。而當這樣一位管理者選擇創業時,那些過往因平台而帶來的資源都會快速消減。
一位大公司的管理者,在管理小團隊的時候,並不一定得心應手。因為大公司常常都是制度完善,並擁有著充分的可調用資源。但是創業公司小團隊的管理,完全是不同的特點。所以高管創意很容易水土不服,即使他們能夠在大海上乘風破浪,但也很有可能溺死在小河流里。所以,從客觀情況來看,大公司高管去創業的人有很多,成功的有,但失敗的則更多。
創業之路,九死一生,是屬於勇敢者的遊戲。它需要付出昂貴的成本,承擔更高的高風險,面對方方面面空前的壓力。
從成本分析,高管選擇創業比普通人的機會成本更高,他們會失去當下穩定的、豐厚的收入,還有社會地位、穩定的生活,以及那些來源於大企業的可調配的資源。
從收益分析,在創業的初期和中期,可能收益極低,甚至是呈現負增長,或者是血本無歸,而後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成為創業者的收益,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從風險分析,市場競爭殘酷,尤其對於創業者來說,也許一個環節失誤,便會被市場絞殺,或是扼死於萌芽之中。金字塔頂端固然風光無限,在看不見的底層,是千千萬萬創業者的血淚和被粉碎的付出。而大公司抗風險能力強,高管們搭載平台,可以獲得很好的庇護。
從壓力分析,在大公司做高管,工作雖然忙碌,但總有限度,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運轉成熟,且都有相應的責任人,高管只需要承擔工作本身的壓力。
成為創業者後,要考慮成本、資金、管理、運營等,要承受整個公司方方面面的壓力。而且,大公司的高管,往往習慣了曾經的高度,在成為創業者時,很容易不接地氣,端著自己曾經的身份。我曾接觸到一位出走創業的高管,每當手下有人提出不同觀點,這位高管不會就事論事,總是會說自己曾經年薪百萬,經驗何等豐富,用資歷壓倒質疑聲。最後,這家創業公司維持了一年多就熬不住了。
創業更適合那些有情懷,不怕苦不怕累,有強烈企圖心的人。而在高風險、高成本、高壓力、收益不明確的情況下,冷靜分析下來,很多人其實都還是傾向於穩定性更高的生活。
4、盤點自己的實力,孤注一擲的人往往都輸不起。
一個沒有給自己準備退路的人,老王一定不會建議他選擇創業。
有很多人會覺得那些選擇,孤注一擲的創業成功者,非常具有英雄氣概,也是在這份執著和堅持下創業才得以成功。
但客觀的來講,我們在選擇創業與否的時候,不要過分的聚焦於那些成功的創業者們曾經的執著。更要看到那些失敗的創業者們,最終的結局。
人生不是電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註定成為英雄,如果你完全不給自己留一條退路,貿然地選擇創業。那麼一旦創業失敗,你可能賠上的是自己整個人生。
5、還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只要融到資,也能創業成功。
老王認為,對創業者來說,融資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但並不是所有人創業都能融到資的。所以,老王建議,如果你得天獨厚的資源,你可以選擇融資;如果你沒有資源,你可以自己創業,也會掙到錢的。
老王前天和創業者聊天,他說自己本來想去融資,但卻多次碰壁,最後放棄了融資,自己開始利用自己的流量來創業。現在每年也有好幾百萬的利潤。
他最後告訴老王,等公司做到一定階段時,他會選擇把公司賣給有需要的資本或上市公司。這也是一種創業思維。
老王認為,創業可以當豬養,養肥了賣掉,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寫在最後
求職是更適合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優秀的職場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如果你考慮創業,請謹慎,因為創業有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30404e827b3c2260766325c796d3a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