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為何吳用會「背叛」晁蓋跟隨宋江走上招安之路

2023-08-03     李莉愛美食

原標題:《水滸傳》:為何吳用會「背叛」晁蓋跟隨宋江走上招安之路

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

不少水滸迷心中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原本晁蓋的智囊吳用為何會轉變陣營投靠宋江,為他的招安大計出謀劃策?

晁天王攻打曾頭市被史文恭一箭射殺,臨死之前對著眾兄弟說道:日後誰能殺得史文恭,便叫他做這梁山之主。

明眼人一看便知,晁天王是不想將大位傳給宋江,奈何宋江在梁山根基深厚,不少好漢投靠梁山都是因他及時雨宋公明,可是晁天王有言在先,宋江也不好多言。

此時,身為梁山軍師的吳用站出來提議先為晁天王戴孝百日,由宋江暫代大位,日後再為晁天王報仇。

隨後他與宋江二人合謀設計誆騙了玉麒麟盧俊義上山,初來乍到的盧俊義憑藉一身好武藝活捉了史文恭,原本遵照晁天王遺囑,梁山之主應是盧俊義。

但就算宋江心甘情願退位讓賢,可他手底下的兄弟也不答應,盧俊義自知根基尚且又無威望,於是便力薦宋江為梁山之主。

一番三請四就後,宋江才勉為其難地做了這梁山之主,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改聚義廳為忠義堂,便開始了招安大計。

之所以選擇招安,是因為宋江覺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固然快哉,但畢竟落得一個反賊流寇的罵名,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為了梁山眾兄弟的前程,招安才是正大光明之道。

宋江有此想法可以理解,因為他原本就是公門中人,只不過因為一時激情殺害閻婆惜弄得一個落草為寇的地步,如若不是黃文炳對自己大搞文字獄,他寧願在公門中做一個小押司。

可是吳用的行為讓人費解,不想讓梁山眾兄弟背上反賊流寇的罵名?熟讀此劇的觀眾大體都知道正是因為吳用用計詐取生辰綱,晁蓋等人才落草為寇。

他不像林沖等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上了梁山,也不像楊雄等人背負了殺人命案上山,更不像盧俊義那樣被人用計哐上山。

如果他當初不聯合晃蓋等人合謀智取生辰綱,老老實實做他的教書先生,又豈會成為官府的通緝對象。

吳用的罵名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就像一個人明明是故意犯罪,卻弄得自己好像是身不由己似的。

想那吳用也是滿腹經綸,飽學之士,一個讀書人最重要的事情不應該是考取功名嗎?書中介紹這位吳學究也曾是位秀才,意思就是說他也曾經參加過科舉考試,只考了個秀才沒有考上進士。

吳用立志做官,卻屢試不中,那就乾脆換個法子博個功名,於是曲線救國,先騙取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然後扶植晁蓋做梁山之主,但是他發現晁蓋沒有招安意圖時,又藉機將宋江安排進了山寨,宋江和吳用一拍即合,勾勒了大致的招安框架。

將原本體制內的一干人等設計騙上梁山,做大做強成為與朝廷談判的籌碼,朝廷剿滅不了梁山,所以只得選擇招安。如此,不用參加科舉,吳用依然可以功成名就,搖身一變成為朝廷命官。

吳用的根本目的還是入仕,這才是他轉變陣營投靠宋江的根本理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291a4bd093c9601be0389f50681e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