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紓困基金,夠救全國的爛尾樓嗎?

2022-09-12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2000億紓困基金,夠救全國的爛尾樓嗎?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保交樓」行動。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全國各地數百個停工樓盤的「斷供停貸」宣言,迎來了實實在在的回應。

7月初至今,超過10個省市、區縣出台了各類「保交樓」的相關措施。其中,鄭州、南寧、浙江、湖北、陝西等地設立了紓困基金。

8月初, 鄭州落地全國首個地產紓困基金,規模百億。

在前兩天,鄭州又有了新動作——大幹30天,向爛尾樓宣戰。106日前,實現全面復工,領導分包、完不成通報批評。

與此同時,國家也出手了,專項用於「保交樓」的2000億元全國性紓困基金啟動,由央行指導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現有貸款額度中安排,後續,中國進出口銀行或也會加入。

鄭州紓困基金開始運轉

100億紓困基金將撬動833億資金規模?

鄭州是目前爛尾樓現象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紓困基金能拯救爛尾樓嗎?我們從鄭州模式說起。

圖源:浙商證券

鄭州模式是如何運轉的?

第一層母基金(紓困專項基金):由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基金下設,規模100億元。該中心城市基金由多家城投公司入股,大股東實控人為鄭州市財政局。

第二層子基金:子基金由母基金和市區兩級機構、社會資本(央企、省級國企、施工企業、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機構等)組建,母基金比例不高於30%。

第三層項目盤活資金籌集:子基金投入不高於40%的資金,剩下的通過爭取金融機構併購貸等方式籌集低成本資金。

舉個例子,假設1個爛尾樓需要10億資金,按照以上模式,分攤到母基金的資金為:10億×40%×30%=1.2億。如此測算,100億母基金,將撬動833億的資金規模。

當然這是最樂觀的算法,實際的執行要複雜得多。

目前,鄭州模式首個項目批給了建業集團的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引發一片質疑。

「保交樓」不應該優先保住宅嗎?但其實這個項目有一定的特殊性。

據經濟觀察網採訪某頭部房企鄭州高管得知,實質上是鄭州地產集團收購了建業集團100%持股的一個寫字樓項目,只是正好利用了紓困基金的通道。目前,建業集團已經在這個寫字樓項目上「全身而退」。

反過來說,這個項目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小巴查閱了《鄭州市房地產紓困基金設立運作方案》,其中有一條很關鍵,紓困基金針對的是「未來銷售收入能夠覆蓋投資的項目」。從這一點來說,上述寫字樓項目符合要求。

當紓困資金注入到一個項目,盤活項目後,這家房企通過銷售置換出資金,再投入到其他停工停貸的問題項目中。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鄭州模式不救急,救的是較優質的資產,目的是起到槓桿作用,最終達到「能盤活一個,就能救活一批」的結果。

而那些已出售的爛尾項目,確實情況危急,關係民生,但這類項目即使一個被拯救了,也不會成為常規操作,只能算「救一個是一個」。

相比紓困基金,鄭州近日發布的「大幹30天」行動方案,力度更大,涉及面更廣。 這份文件還明確了三種復工路徑:

1.資金情況較好的企業,督促他們儘快全面復工。

2.對於資產大於負債,短期資金困難的企業,通過紓困基金和併購貸等,由政府平台公司接手,先復工後清算。

3.對於資產小於負債的企業,採取讓平台公司代建的方式,立即復工。

國家出手

2000億紓困基金支持「保交樓」

據財新報道,國家層面專項借款初期規模達2000億元,將以城市為單位借入、使用、償還,專項借款計入地方政府債務。

這2000億不是無息貸款,並且地方政府借款期限不超過3年。借款前兩年,利率2.8%,第三年漲至3.2%;若超過三年不歸還,借款利率在第三年基礎上翻倍。

跟鄭州模式相比,國家層面的2000億紓困基金最大的不同點是「救急救窮」。

監管高層明確提出,這筆2000億元全國性紓困基金「不刺激房地產市場,不救助房地產企業」,資金最終嚴格限定用於各地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並封閉運行、專款專用。

雖說是「救急救窮」,本質上這依然是一筆啟動性的資金。

根據華泰證券評估,當前交付困難樓盤面積可能在2億—4億平米的範圍,區區2000億顯然不可能拯救這麼多的困難樓盤。

對於2000億紓困基金的啟動效應,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分析道,當前爛尾樓的資金困局在於,爛尾樓的母體房企出現爆雷,甚至已經躺平,而施工尚未完成,因為沒有新的工程款到帳,所以施工企業選擇了躺平。

爛尾停工的 樓盤

「面對這個死結,需要先投入一筆資金,而商業銀行通常是已經深陷其中,無論是他們的信貸紀律,還是對市場的判斷,都很難指望他們再投入。」丁建剛老師指出,這筆啟動資金來自政策性銀行是合理的,因為政策性銀行的首要任務是完成政策任務,其次才是盈利。

這背後的邏輯是,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注入爛尾項目,項目開始出現資金回流,讓商業銀行看到國家紓困基金撬動的縫隙和希望,且已經有確切的現金回流,這時他們會願意繼續投入,最終共同盤活整個項目。

紓困基金釋放積極信號

但又困難重重

無論是國家層面的2000億,還是各省市推出的紓困基金,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給了爛尾樓業主們一線希望。

但具體到操作層面,可謂困難重重。

綜合研報和諮詢,小巴發現,鄭州模式和全國2000億紓困基金要落地,至少面臨以下三大難點:

1. 紓困基金主要集中在「保項目」,而不是「保房企」,操作難度更大。

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所長吳翔華教授分析,政府選擇「保項目」,或是考慮到:第一,如果直接救助房企,容易讓房企形成依賴;再者,直接救助房企,未必代表就能救活房企下面的各個項目,也難以平復購房者的不滿情緒,所以政府出面選擇拯救項目更有利於維穩。

住進爛尾樓的購房者

但從結果分析,「保項目」增加了梳理債權債務的難度,因為開發商的諸多項目的資金調配往往交織在一起,並不容易梳理清楚。「保房企」反而更好操作,房企內部測算即可,以「保交樓」作為承諾向政府貸款。

2. 要想發揮最大的撬動效應,極其考驗紓困基金對問題項目的評估和選擇。

吳翔華教授分析,紓困資金是國有資金,如何轉移到房企手中,或者將房企手中的資產收購回來,再進行續建,這都是具體操作時會遇到的問題。

「這個環節不打通,紓困資金就很難落實到位。」他表示,首先是對目前所有爛尾項目進行債權債務的清理,評估出資產價值,單這一項,就十分花費精力,且很容易出現互相扯皮的情況。

3. 紓困基金能發揮多大的撬動作用,最終得看樓盤後續的銷售情況。

「紓困基金要介入的是有資產的項目,相當於放水養魚。」吳翔華教授坦言,從各省市的實際情況看,符合這類條件的項目占比並不大,大多數是「已銷售未建成」的項目,換句話說就是負資產。

丁建剛老師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如果爛尾樓盤的銷售情況不錯,理論上這類樓盤基本不會爛尾,正是因為房子賣不動,才導致爛尾。當然有些特殊情況另當別論,個別開發商的情況是,項目已經售罄或接近售罄,但對上下游的供應和施工企業,卻有大量的資金拖欠,又通過種種非正常手段,抽逃或挪用了監管帳戶中的資金。

如此一來,若紓困企業基金注入項目,施工企業仍不可能繼續完成後續工程,而且已經沒有銷售回款,意味著紓困基金無法安全退出, 最後還是陷入死結。

紓困基金的落地

是一場與時間競爭的賽跑

紓困基金的實際效果有待驗證,整個房地產的危機形勢,已經刻不容緩。

丁建剛老師表示,房地產危機始於去年,當下仍在持續,隨著爆雷房企的持續增加,以及爆雷房企躺平項目的增加,爛尾樓還會繼續增加。

「阻斷這一趨勢,確實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他說到,紓困基金解救的是當前的爛尾樓,但並不能完全改變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所面臨的危機。

「現在所面臨的危機,實質是整個樓市的信心和預期的危機。」丁建剛老師如此說道。

說到底,「保交樓」僅僅是破局之戰。更關鍵的是,需要拯救整個市場的預期和信心。

如預期和信心得不到恢復,救了舊的「爛尾樓」,新的「爛尾樓」還會持續冒出來。

參考資料:

1.《支持「保交樓」 2000億元全國性專項借款啟動》財新

2.《銀行地產:破局之道Ⅱ——保交房的資金缺口與風險化解路徑》浙商證券

3.《鄭州房地產紓困基金讓建業先走》經濟觀察網

4.《破局!鄭州百億元級樓市紓困基金啟動》中國房地產報

本篇作者 | 李夢清| 當值編輯 | 沈徐瑋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 圖源|VCG

2022年中產業經濟大課

9.10-9.14,返場活動來啦

超級會員免費看新用戶129元解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24ae80ecf63ba6247f80b0a641d8e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