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上,莘莘學子為夢想奮力拚搏;
考場外,三五成群的家長焦急等待。
有的互相聊天緩解焦慮的心情,
有的望著學校大門緘口不言。
為了緩解家長們焦慮的心情
臨海公安為家長們準備了一套試卷,
考生在校內參加高考
家長在校外參加「考試」
「都有在認真答題」
「填志願的時候會向你推送什麼,千萬不能相信。」6月7日上午,全國高考首日,臨海市公安局高考考點門口執勤民警將考生安全護送進考場後,利用陪考間隙組織家長們參加了一場特殊的反詐知識測試。對家長們答錯的題目,民警現場進行了講解。
「反電詐,是人人必過的一關,群眾的防範意識提高了,他們的錢袋子才更安全。」反詐知識測試包含判斷題、簡答題兩種題型,涉及高考前後易發多發詐騙防範、反詐應知應會等內容。提醒家長注意「招生陷阱」,謹防上當受騙,避免財產損失,為考生家長送上一份「安全寶典」。
這樣的宣傳形式不僅能夠緩解家長們陪考時緊張、焦慮的情緒,更能提高家長們的防範意識,避免掉進詐騙陷阱。
等到高考結束
考生和家長們懸著的心終於稍微放下
同學們可以適當放鬆愉悅下身心
但有一些事千萬不能忘記
01
謊稱高校招生有「內部指標」
在近幾年發生的高考招生詐騙案件中,偽造文件、印章,謊稱自己與領導和學校招生人員有「特殊關係」,可拿到「內部指標」或「計劃外指標」的詐騙案最多,而且也最容易讓家長上當。
警方提示
犯罪分子往往就是利用一些考生和家長急於求成的心態進行詐騙,希望今年的廣大考生和家長不要輕信此類老套謊言。
02
簡訊收到「提前查分」連結
詐騙分子發送「提前查詢分數」的虛假廣告連結,要求填報身份證、准考證等信息,要求交納查詢費用。
警方提示
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
03
接到電話有「高考補助金」發放
詐騙分子假冒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以符合「獎學金」「高考補助金」資格為由,騙取押金或手續費。
警方提示
接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工作人員電話、信息,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繫求證。
04
自稱「教育專家」指導志願填報
詐騙分子假冒「權威專家」,自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對考生進行志願填報指導騙取錢財。
警方提示
填報志願可在網上尋找參考資料幫助,但對於收費的指導一定要提高警惕。
05
收到「錄取通知書」提前繳費
詐騙分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警方提示
要通過官網認證的連結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網址進入,轉帳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帳號真偽。
(臨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