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是火箭撞擊點?居然在月球上?

2023-05-15     天文在線

原標題:看!那是火箭撞擊點?居然在月球上?

圖:一艘火箭在赫茨普魯格隕石坑附近撞擊月球,並在其赤道上形成兩個寬約100尺(28米)的坑。

天文學家觀測到了由廢火箭撞擊月球後形成的坑。現在,自2009年便致力於拍攝月球的美國航天局月球偵察軌道器也拍攝到了這一撞擊點。但是,這顆火箭來自何處仍是一個迷?它是什麼火箭?何時發生了撞擊並且能夠留下兩個坑?並且,這兩個坑也至今仍是謎一樣的存在。它為什麼是兩個?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或許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清楚這兩個坑是什麼火箭撞擊形成的。

月球軌道探測器團隊揭示了這一發現。內容如下:

這一撞擊坑被月球軌道探測器拍攝到。令人驚訝的是,這裡實際上存在兩個坑,一個是位於東面的直徑約18米的坑,深度約19.5碼,其下方還有一個位置偏西,直徑約16米,深約17.5碼的坑。

亞利桑那州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馬克.羅賓遜(他同時也是美國航天局月球軌道探測器團隊的首席拍攝圖片分析員)告訴《紐約時報》:

這非常有意思,因為這一結果出乎我們意料,比我們先前關於這一天坑的預測更為有趣。現在,我們已經準確探測到了它的直徑和深度。

奇怪的天坑或許有助於揭示神秘火箭

雙坑撞擊或許是了解神秘火箭的關鍵線索。美國航天局表示,這一不同尋常的形狀或許是由一個有具體結構的撞擊體產生的:

雙坑形狀很難形成,這一發現或許表明,火箭體兩側的質量極大。一般來說,廢火箭的質量集中在發動機末端,剩餘部分則是由一個空燃料箱組成。由於這一火箭機體仍不明確,因此,這一雙坑現象或許有助於揭示這一火箭機體的身份。

美國航天局表示,通過比較此前的火箭機體撞擊痕跡,其形狀並不像當前的這一神秘新坑。

其他火箭機體撞擊並不會形成這樣的雙坑。四個阿波羅坑(阿波羅13、14、15、17)甚至是不規則的,並且遠比這兩個坑大。阿波羅坑最小直徑超過35米,約38碼深,而這兩個坑的最大直徑才29米,約31.7碼深。

圖:這4張圖片展示了阿波羅SIV-B撞擊形成的坑:赤道上的直徑區間處於35米至40米之間(約38.2尺至43.7尺)。

這是誰的火箭?

天文學家比爾.格里是此次研究火箭機體歸屬者的團隊負責人。起初,他認為這是星鏈火箭產生的,但是最終,他認為這是於2014年發射的嫦娥5-T1月球探測器的助推器形成的。嫦娥探測器的火箭機體一開始並沒有找到,但最終於2015年被發現。

儘管ID已經確認了這一情況,但是,拒絕認領這一歸屬權。格里認為,他們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將嫦娥5-T1與嫦娥5名字混淆了。

我想外交部將兩個名字相似但不同的月球探測器混淆了。

我必須提醒一下,很多人此前都會將這兩個探測器混淆。考慮到這一點,我認為,這可能是外交部無意中犯得小錯誤。

對此,格里進一步確認,這一火箭機體是嫦娥5-T1的一部分:某種意義上而言,所有這些證據僅僅是間接證據,但是,我仍願意將其作為有力證據,論證這一結果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圖:動畫動圖證實了雙坑的最新位置信息。第一幅圖片是月球軌道探測器於2022年2約28日拍攝;第二幅是拍攝於2022年5月21日,坑的形狀寬約367米,深約401碼。

表示,其火箭已在軌道燃燒掉

根據太空新聞網站上的報告顯示,相信,格里所認為的嫦娥5-T1助推器已經在大氣中燒毀。

「根據的監控信息,嫦娥5探測器的火箭上層已在進入地球大氣後燃燒殆盡。」

然而,格里指出,由於外交部發言人提到的探測器的名稱並不是和其所說的探測器是同一個名稱,因此,他認為其言論有誤。

而根據美國太空部隊The Verge 報告證實,嫦娥5-T1並未在大氣層燃盡。

隨之而來的是另一些令人費解的問題,長期跟蹤地球軌道上的太空碎片軌跡的18SPCS指出,其軌跡網頁顯示,嫦娥5-T1探測器在發射1年後重新墜入了地球大氣層,並在其中燒毀。但是,隨後,18SPC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仍在運行中的長征3C火箭自發射後,並未返回地球大氣層,而是仍漂浮在太空中。

BY: Jesse Emspak

FY: 秋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228775ff1fa6b2707ca7ac594ca64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