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敬畏感,才能少一點「問題肉」

2024-10-20   上游新聞

近日,一段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雲子中學長豐學校後廚發現豬肉有異味的視頻,引發各方關注。1019日,昆明市官渡區就長豐學校「臭肉事件」發布通報:經調查,該批次鮮豬肉為1016日當日宰殺,因運輸及存儲不當導致變質變臭。目前,長豐學校舉辦方雲南金諾教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學校法定代表人因履行辦學主體責任不到位,已被立案調查,長豐學校校長和法人也被免職處理;食堂承包方被處以共計578萬元罰款,學校方面則被處以10萬元罰款。

本次事件再度敲響校園食品安全警鐘。據上游新聞報道,長豐學校初一學生收費為2.6萬元/學年,每餐收費14元(餐費另算)。按照許多網友的理解,這樣的學費標準明顯高出公立學校不少,加上幾乎與許多打工人持平的餐標,學生們為何還能差點吃到「臭肉」,簡直不可思議。更讓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在17日下午,校方與家長的溝通見面會上。據媒體報道和現場視頻顯示,當家長想要提出最後一個問題時,長豐學校董事長直接無視,並插兜離開現場,引發家長怒吼「不要走!」

從官方的通報來看,長豐學校用的雖然不是網傳的「過期肉」和「陳年凍肉」,但也實錘了該批次鮮豬肉明顯變質發臭,不符合食用標準。任何一所學校出了這樣的事情,都不免膽戰心驚,如臨大敵。但長豐學校家長們的憤懣與校方的淡定卻形成了鮮明對比,確實有點讓人難繃。據上游新聞報道,在昆明市初中升學率排名前10的學校中,長豐學校是唯一一所不看地域,不需要學區房和劃片,僅憑分數就能入讀的學校,在當地頗為搶手——而這也或許從一個側面解釋了,出了這樣的事情,校方為何還能這樣「情緒穩定」。

在通報中,另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對於校方的10萬元罰款和對責任人的免職處理,能否對學校方面實現「靈魂拷問」的效果。不少網友質疑,這樣的罰款金額,還不到4個學生1年的學費;而對於一所民營學校,相關責任人被免職,其處罰力度遠難達到公辦學校教職人員被免職所承擔的力度。當地聯合調查組的通報和處理決定確實還原了真相,也釐清了責任,但處罰力度是否適用於民營主體機構,能否形成震懾效應,仍有待觀察。

值得欣慰的是,在官方通報中提到,對本次「臭肉事件」中涉及的相關單位和幹部,由昆明市紀委監委提級督辦,官渡區教體局局長、分管副局長及區市監局分管副局長已經接受停職檢查處理。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牽頭起草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要壓實校園食品安全的屬地管理責任。對於地方監管部門而言,事前帶好「緊箍咒」,落實好相關法律法規和指導性意見要求,才是對校園食品安全的有力保護,和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

一起「臭肉事件」,折射出的既有「新情況」,也是「老問題」。如何加強對於民營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督與管理,不能只靠家長發聲和網絡維權。對於學校方面而言,是否形成了一套公開透明的食堂招投標流程,建立起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食品生產流水線,完善和落實教職人員陪餐制度?這些都是應該納入地方教育管理機構備案和考核體系的內容,不能因其「私」而廢其「公」。對於地方監管部門而言,也要充分考慮到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敏感性與嚴重性,除了要認真落實好屬地管理責任,嚴格履行備案審核、樣本抽檢、滿意度調查等前端職能,更要在問題案例曝光後予以重視並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尤其是對於部分突出典型或屢教不改的教學機構,更要加大處罰力度,或進行頂格處罰,才能以儆效尤。

食品安全無小事,校園食品安全更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要讓孩子們吃得放心,不能只靠家長發聲,校方巋然不動。更不能 「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必須「高舉高打」,才能讓學校里少一點「問題肉」,多一些敬畏感。

特約評論員 周斌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