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曾國藩,我才知道,熟知這一鐵律,就能玩轉這個社會!

2023-12-18     我愛麻辣燙

原標題:讀完曾國藩,我才知道,熟知這一鐵律,就能玩轉這個社會!

200多年前,曾國藩曾經有幾次人生的至暗時刻,被同事排擠,被領導穿小鞋,遭遇背刺,甚至幾次兵敗自殺。

一個笨小孩,身體也不好,那他是怎麼逆風翻盤,成為晚清中興名臣的嗎?

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逆著人性做人,順著人性做事!

01 逆著人性做人

曾國藩的一生,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每一個舉動都是在和人性博弈。

他30歲的時候,開始立志做聖人,之後就一直按照聖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比如,他要求自己每天要寫日記,並且要用恭楷來寫,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再如,他要求自己要每天都讀史十頁,這個習慣就一直堅持,即便是在形勢膠灼的戰場,還是在自己生命的彌留之際,他都堅持讀。

曾國藩在去世的前一天留下的日記中記錄了自己的一天:

早飯後,清理文件,閱理學宗傳,圍棋二局,至上房一坐,又閱理學宗傳,中飯後閱日本文件……閱理學宗傳中張子一卷,二更四點睡。

生命的最後一天,他數次「閱理學宗傳」。

要知道,曾國藩晚年身體非常不好,他頭昏腦迷,血栓,視力不好,有一隻眼直接全盲,腎臟不好,皮膚病讓他夜夜瘙癢,總之非常痛苦。

但曾國藩卻克服身體困難,堅持做讀書、寫字這些事。

還有,曾國藩戒色,血氣方剛的年紀要戒色,有多困難可想而知。

而最主要的是,曾國藩不貪。

作為湘軍一把手,後來官至治理總督,曾國藩可以說大權在握,經手的銀子也數不清。

但曾國藩卻公私分明,他在自己的「後路糧台兼了一個小金庫」,把一些如緝私經費等放到這裡面,專供自己打點應酬。

而自己的養廉銀等合法收入則用來支配一家人的吃喝。

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時,能收到的「陋規」大概有十萬到三十萬兩,這是朝廷允許的灰色收入,但他卻拒絕了。

以至於他去世後,只留下了一萬多兩的「養老錢」,最終這些錢也全都用於曾國藩的喪事上,也就是說,老曾拼搏半生,沒給兒孫留下一分錢。

看曾國藩的種種作為,無論是色還是欲,還是意志,都是在和自己的人性掰手腕,逆著自己的人性來。

但他之所以能夠如此圓滿得完成自己的使命,關鍵還在於他能順著人性做事。

02 順著人性做事

舉兩個例子,就能說明曾國藩對人性的洞悉之明。

曾國藩經過在老家的兩年蟄伏,再出山的時候,就徹底變了。

單單是一點,不再慎於保舉,就足見曾國藩的改變。

他之前是希望大家都能和他一樣,但他忽略了人和人的差異性,更沒認識到只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動人。

所以,他一變前志,大力保舉,把朝廷的恩澤當作自己的人情,不僅自己用於保舉,甚至鼓勵部下放手保舉。

再看平定了太平軍後,曾國藩是怎麼做的呢?

他竟然自剪羽翼,不僅讓弟弟曾國荃回老家,還裁撤了大部分湘軍。

這其實也是因為曾國藩對人性的洞悉。

他知道自己眼下和弟弟功高震主,上頭掌權人已經視自己兄弟倆為眼中釘肉中刺,那怎麼才能保全自己呢?

當然是示弱。

自己主動撤出,把姿態做足,做好保證,既顯得自己高風亮節,又讓領導安心。

那麼這樣的下屬,領導怎麼會不滿意呢?

又能幹,還對自己構不成威脅,那自然是高薪聘請,讓他繼續為自己賣力啊。

曾國藩的這一舉動,不僅保下了自己的命,更保證了自己家族的長盛不衰。

後記

逆著人性做人,就可以發掘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慾望和弱點,認真剖析自己,才能不斷進步。

順著人性做事,了解了他人的需求和動機,就可以把事做到別人的心裡,事做好了,人到位了,錢自然就賺到了。

只要熟知這一定律,就能玩轉整個社會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1bcc8a7769d6eb9a62119db9e0815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