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何詩蘭:中國已成為氣候創新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2024-10-17   上海證券報

10月16日,2024ESG全球領導者大會在上海開幕。國際投資決策支援工具和服務供應商MSCI亞太區ESG與氣候業務主管、南亞及東南亞主管何詩蘭(Chitra Hepburn)發表主旨演講。她表示,亞洲已成為氣候相關創新的關鍵驅動力,尤其是中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也是全球電動汽車生產的領導者。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汪友若)10月16日,2024ESG全球領導者大會在上海開幕。國際投資決策支援工具和服務供應商MSCI亞太區ESG與氣候業務主管、南亞及東南亞主管何詩蘭(Chitra Hepburn)發表主旨演講。她表示,亞洲已成為氣候相關創新的關鍵驅動力,尤其是中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也是全球電動汽車生產的領導者。

何詩蘭提及,亞洲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凸顯的重要性已得到廣泛認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去年亞洲貢獻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經濟增長,且有望在2024年保持這一比例。因此亞洲的可持續發展有可能帶來系統性和全球性的影響,同樣也將對投資決策產生深遠影響。

MSCI的研究發現,在2022年,與全球或新興市場同業相比,中國企業從具有積極環境影響的產品或服務中所獲得的平均收入占比更高。「我們還對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公司所持有的低碳專利進行了評分分析。截至2024年1月,從行業層面來看,集中於汽車、電池和電動汽車等行業的非必需消費品公司,其總體得分較其他行業的公司高,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供應、交通運輸和建築等低碳領域。」

何詩蘭稱,亞太區投資者也在逐漸了解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由MSCI支持、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Asia Investor Group on Climate Change,AIGCC)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亞洲,半數資產所有者及接近85%的資產管理公司公認,氣候是重大風險和機遇的一個來源。他們認識到,迅速、全面的經濟脫碳具有凈經濟效益,可持續的資本市場有助於經濟的長期穩定和增長。此外,可持續投資有助推動創新,並由此創造新的產業和就業機會,同時降低環境風險。

談及氣候投資未來面臨的挑戰,何詩蘭表示:「儘管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進展,但目前資本流動的態勢仍處於可能導致全球遭受嚴重氣候損害的軌道上,而亞洲正是面臨最大風險的地區之一。資本配置與氣候目標的持續不匹配將加劇全球系統的脆弱性,同時凸顯將更多資本引向可持續和低碳替代品的需求。」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何詩蘭建議,首先資本市場參與者需要將氣候風險與機遇納入其業務戰略;其次,企業需要遵循日益複雜的氣候和可持續法規;再次,市場參與者需要展現自身在實現脫碳目標所取得的進展。

何詩蘭還補充道,透明的信息披露,以及具備支持性的監管框架將幫助世界向更可持續的資本市場結構發展。數據披露對於管理系統性金融風險和精準配置資本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些數據,市場可能仍然未能充分認識到相關風險和機遇。同時,清晰明確的監管框架對提升信息披露、獲取所需數據、以及推動更廣泛的氣候行動極為重要。本土市場的政策環境始終會對投資者的資本配置方式產生影響,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和資產所有者。這些對氣候和投資者來說都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