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馬上就要來了,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剁手黨們紛紛開始備戰。這個時候,備戰的不僅是剁手黨,還有各大電商、各個商家、快遞公司。
然而,盯上「雙11」的還有一群人,那就是騙子。年關將近,騙子又開始沖業績,想方設法撈一筆,不僅騙走你的錢,還可能讓你背上高額網貸。
最近,寶媽張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卻被騙走了將近2萬塊錢,小半年的工資在5分鐘之內就被騙完,著實令人唏噓。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買個衣服都能被騙錢?
是這樣的,寶媽張在網上買了一件嬰兒用品,很便宜,才花了26元錢。買完後沒過幾天,一位自稱網購平台的「客服」給她打電話,說商品質量有問題,要給她退款並給予雙倍賠償。
寶媽一聽質量有問題誰還敢用,而且對方要給雙倍賠償,不僅沒吃什麼虧,還賺了26元錢,當然是希望儘快退換。
但她不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住,正一步步掉進了騙子設的圈套里。
接著, 「客服」說先要核對信息,準確報出了寶媽張網購商品的名稱、訂單號、型號、收款地址、電話等。
寶媽張一聽,完全放鬆了警惕,相信對方就是平台客服,畢竟自己沒和別人說過自己買過什麼,也沒泄露過任何個人信息。
這位「客服」還告訴她,待會進行退款的時候會收到一個驗證碼,把驗證碼發給他即可。寶媽張自然是對「客服」言聽計從,將驗證碼發給了「客服」。
再過了一會,她的手機卻收到提示,銀行帳戶多出了5200元。對,你沒有看錯,是多出了5200元,寶媽張一臉迷惑。
此時「客服」打電話過來,說財務是新來的,因為操作失誤,本來要退52元,現在退了5200元,希望寶媽張能把錢退給他。
寶媽張當然是答應了,沒過一會,她的銀行帳戶又多了一萬多塊錢,加上之前的5200元,一共多了19800元。
此時,「客服」還是同樣的說辭,說財務操作失誤,又多轉了一筆錢,希望寶媽張能夠把這筆錢還給他們,不然新來的財務就要受罰了。
由於「客服」之前主動跟自己說商品質量有問題,給退款換貨,寶媽張心裡早就沒有防備了,於是就把多出來的19800元轉給了對方。
可沒過一會兒,手機就收到一條簡訊,說她在某網貸平台成功貸款了19800元。
這時候,寶媽張才如夢初醒,原來剛剛她轉給「客服」的19800元,根本不是對方錯轉的,而是對方拿著她的個人信息和驗證碼,在網貸平台借回來的錢。
現在,這筆錢全部轉給了騙子,她自己也背下來19800元的網貸。
實際上,類似的騙局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2019年8月,央視報道了山東濟南的李女士在淘寶購物,同樣被「客服」以貨物損壞需要理賠為由,騙走了10萬元錢。
四川西昌一名女子,也被一名自稱「淘寶客服」的人,以退款為理由,騙走了12萬,這筆錢同樣也是網貸的,可謂是,防不勝防。
隨著科技的升級,騙子們的詐騙方式也「與時俱進」,雖然警方一直在大力打擊相關詐騙行為,但我們也要提高警惕。
畢竟,只要有利益誘惑,就會有各種騙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是不上當受騙的最根本辦法。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泄露驗證碼、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要記住,官方平台是不會讓你索要驗證碼的,一旦對方向你索要驗證碼,100%是騙子。
如果遇到了騙局,一定不要怕丟臉,要及時報警,這樣還有可能挽回一部分損失,同時也有可能避免更多人被騙。
此類購物賠償騙局只是一般的騙局,更多的時候騙子會利用人們貪小便宜、急於求成的心理,去騙錢。
比如發現了某個商機,能夠賺錢;比如發現了某網站的漏洞,可以薅羊毛等等。如果貪小便宜,以為自己能從別人身上謀得什麼好處,最後吃虧的往往是自己。
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賺錢要一步一步地來。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走捷徑賺快錢,這就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關注錢耳朵,專業的財經號,只做最專業的財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