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醫 | 腿部腫脹,是骨折還是深靜脈血栓?超聲檢查來幫忙

2023-11-10     搜狐健康

原標題:狐大醫 | 腿部腫脹,是骨折還是深靜脈血栓?超聲檢查來幫忙

來源 / unsplash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順義婦兒醫院超聲科 啜永林

編輯 | 施桂娟

近期,一位王阿姨摔傷左膝關節,接受石膏固定治療後在家臥床休息,減少甚至停止了正常的活動。在經過半個月的靜養後,她突然發現左小腿出現了腫脹,起初只是採取了傳統治療方法,如貼膏藥、熱敷等,但小腿腫脹並未得到有效緩解。在醫生的建議下,患者進行了超聲檢查,結果發現左側小腿深靜脈形成了血栓。這是什麼情況?應該如何應對?

據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超聲科醫生啜永林介紹,骨折(外傷)後患者出現患肢腫脹,大多數是因為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所引起。實際情況中,需要先排除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如果是深靜脈血栓形成則需要住院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骨折(外傷)後除了骨頭受到創傷外,局部深靜脈會受到牽拉作用,引起血管內膜損傷。在治療後需要長期制動,這樣缺少肢體的運動可能也會引起局部靜脈血流不順暢,血液瘀滯。此外,骨折(外傷)後創面修復的過程中,血液往往處於高凝狀態。這些骨折(外傷)後的改變,具備了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即血管內膜損傷、血流瘀滯、血液高凝狀態。

骨折(外傷)本身的創傷和深靜脈血栓都可以引起下肢腫脹,我們要如何鑑別呢?

骨折(外傷)本身引起的下肢腫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腫,而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水腫則不會。並且,骨折(外傷)後的疼痛是因為軟組織損傷後導致,隨著軟組織損傷逐漸恢復疼痛會減輕,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靜脈回流受限,肢體腫脹壓迫動脈,造成肢體缺血會引起疼痛。

另外,深靜脈血栓形成後會造成血液回流不暢、血液瘀滯,下肢往往會呈紫色,皮溫升高。而單純的骨折(外傷)不會出現皮膚顏色及皮溫的改變。情況嚴重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栓子脫落,還可能會形成嚴重的肺動脈栓塞,出現胸悶、憋喘、呼吸困難等症狀。

啜永林醫生提醒,超聲檢查是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首選方法,超聲檢查具有無創、實時、動態、重複性好、準確率高的特點。超聲檢查下肢靜脈可觀察血管解剖學改變、血管管壁情況、血流充盈情況,觀察血流動力學改變,直觀觀察有無深靜脈血栓形成。超聲檢查還可通過治療前後的對比,提示臨床治療效果,對臨床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溫馨提示:除了手術、創傷、骨折等可能導致血栓形成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如孕產婦、老年人、長期臥床病人和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同樣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險。在手術、創傷、骨折後臥床期間,可適當抬高下肢(高於心髒即可),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多喝水、適當運動,避免久坐、久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034d0a97255244593f2c8eb118cac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