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縣,史稱「河東屏翰,冀南雄鎮」,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麓,地域分布在晉城市城區四周,總面積2023平方千米。澤州縣是我省人口大縣之一,人口數量眾多且分布不均,常住人口近年來穩定在40萬至50萬之間,人口密度為247人/平方千米,北中部和西部為人口密集區。全縣轄16個鎮,包括巴公鎮、高都鎮、金村鎮、柳樹口鎮、大箕鎮、川底鎮、周村鎮等,每個鎮都有其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特色。
澤州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兩萬多年前,這裡便有人類繁衍生息,留下了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堯舜時期,澤州為冀州之域,且屬「帝都畿內」;秦漢時,這裡先後置高都縣、陽阿縣、高都郡;北魏時屬建州;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建州為澤州,依境內獲澤河為名;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始稱晉城縣。1996年8月,撤銷晉城市郊區,改設澤州縣,轄區不變。
資源方面,澤州縣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煤鐵資源,成為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及全國無煙煤生產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煙煤保有儲量達12.9億噸,鐵礦、硫鐵礦、含錳鐵礦、鋁礬土、水泥灰岩、石灰岩等儲量也很豐富。這些資源為澤州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文旅康養方面,澤州縣擁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如珏山景區、大陽古鎮旅遊景區、聚壽山景區等,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同時,該縣還積極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產業品牌,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探索多元主體投資、專業團隊運營機制,盤活農村資產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農業方面,澤州縣是全國產糧產油大縣,年糧食播種面積75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2.25億公斤,先後被國家、山西省確定為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和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縣,被授予「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產油大縣」「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榮譽稱號。近年來,該縣立足特色資源優勢,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集中連片」原則,持續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小雜糧、蔬菜、乾鮮果、中藥材、畜牧」五大特色產業布局持續優化,「五大特色農業聚集區」逐步成型。圍繞「五大」特色產業,先後培育省、市、縣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40家,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家,打造特色農業專業鎮2個,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803個、示範合作社9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