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親眼目睹,任誰也不會相信,如此滄桑的聲音,出自這樣單薄瘦削的年輕身體。
高辨識度的嗓音,一出場就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直率真摯的性情,做著鬼臉搖擺在搖滾的邊緣。
20多歲的畢夏,有著與眾不同的霸氣。
在黑龍江一個小城裡長大的畢夏,天生就喜歡吹吹唱唱,夢寐以求的手風琴,慢搖吧的駐場暖場。那些並不真切的夢裡,總有遠處的歌聲在吸引著她。偶然的機會,畢夏看到了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我在這裡歡笑,我在這裡哭泣。」汪峰歌聲里的「北京,北京」成為了她內心的渴望。看著這個閃著理想光芒的城市,她決定要去闖一闖。
來到北京,第一次接觸搖滾,那些讓她血脈賁張,躍躍欲試的歌曲和她獨特的沙啞嗓音完美融合。畢夏和朋友們組建了搖滾樂隊「無用」,她隨意地釋放著自己獨特的聲線,更多的時間她是唱給自己聽。直到走上好聲音的舞台,畢夏遇見了自己的偶像——汪峰。畢夏選擇無條件地信任,堅定地追隨汪峰導師。經過指導,讓畢夏對音樂有了新的理解:「一首歌里的一句話,哪怕一個字的感覺,瞬間觸動到了自己的心境,感覺就是為自己量身訂造而寫的,然後就有感而發的去唱,去喜歡。」從家鄉闖蕩到北京,看似自由的畢夏意識到社會帶來的無形束縛,她渴望「靈魂的自由」,而這正是搖滾的真正信仰。
純粹的熱愛,徹底的自由。夢中的歌聲雖已漸漸清晰,但還在遠方。畢夏現在想啟程去西藏,聽一聽藏民的歌聲,讓稀薄純凈的空氣充斥胸肺,聽到心跳的節奏。想知道岡底斯山下沉入睡怎樣的神祗,會讓人恭敬有誠意的用血肉之軀一步一步地丈量對他的欽佩;想見識雅魯藏布江蘊藏著何許的力,能使它從一路流經千里,仍如萬鈞雷霆般奔騰不息;想探尋那片聖土有種何樣的源頭,能孕育出這麼溫善稚純的赤子。
不留戀這一季的繁華,越過人群和聚光燈,她的目光始終凝望遠方。在藏地,用音樂撫慰年輕躁動的靈魂,在艱辛放逐的路上,點亮生命的光芒。畢夏,即將啟程。
在你心裡,音樂和旅行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A:有人說,歌者是傳遞靈魂的使者,音樂也的確擁有這種魔力。音樂給人帶來精神上的覺醒和旅行帶給人心靈的頓悟的意義應該是相通的,通過精神和肉體傳遞的都是最直達人內心深處的,我相信那些都定是極為震撼的。我們需要從中認識到最真實的自己,才能坦然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