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與《九州》同人不同命,證明好編劇在影視改編中的重要性

2019-08-04     我說影視你說贊

近幾年,在影視劇行業出現了改編網絡小說的熱潮,將當下受歡迎的小說經過改編,搬上熒幕成為目前國內電視的主流,而這也讓很多知名的網絡作家的身價水漲船高,可是這些熱門的網絡小說經過改編後,真的會大火嗎?

答案是否定的,從這幾年的結果來看,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九州系列的《天空城》《海上牧雲記》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受到書迷強烈的質疑。即使是盜墓探險類的影視也是如此,比如《鬼吹燈黃皮子墳》《牧野詭事》等等,改編後不僅沒有了原著中的意境,而且邏輯方面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當然成功的例子也是有的,我印象中,最為成功的應屬正午陽光操刀的《琅琊榜》《鬼吹燈精絕古城》,不僅高度還原了原著,而且經過改編後,很多書中說不通的內容,反而能夠講通了。

2019年的暑期檔,自然少不了這類IP的改編,目前最受關注的一個是楊洋,江疏影主演的《全職高手》,另一個是劉昊然,宋祖兒,陳若軒的《九州縹緲錄》。

這兩部影視劇都改編自網絡同名小說,但是在目前這兩部卻出現了同人不同命的情況,《九州》被批判的一無是處,不僅劇情拖沓嚴重,如今《九州》播放過關,三個主角仍然還在進行著菜雞互啄,有很多觀眾因此而棄劇,而《全職》雖然也有爭議,最主演的爭議是楊洋塑造的葉修,當然這主要是書粉的意見,很多沒有看過的,還是可以接受的,如今《全職》高手成為暑期檔最受矚目的電視劇。

為什麼同為網絡小說改編的《九州縹緲錄》與《全職高手》出現同人不同命的狀況呢?首先我們對兩部劇進行一下對比。

《九州縹緲錄》作為九州系列中最受書迷歡迎的一部,擁有著極其龐大的書粉,他們是《九州》系列的擁簇者,而《全職高手》同樣也是如此,該小說在各大平台都有者極其出色的戰績,而且粉絲的數量相當龐大,據說《全職高手》的書迷每年都會以「葉修」的名義進行捐款,做慈善。由此可見兩部作品都有著較高的人氣和龐大的書迷群體。

從這一點來看,選擇這兩部小說進行改編是沒有錯的,畢竟書迷群體是該劇收視率的最大保障。可是為什麼會出現同人不同命的狀況呢。

作者對主演的態度,決定了書迷的輿論方向

江南作為《九州縹緲錄》的作者,對該劇可以說傾盡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在該劇播出後,不僅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反而出現了清一色的質疑的生活,而作為作者的江南非但沒有力挺劉昊然,反而說出,自己是臉盲,對於劉昊然其實並不熟悉的言語。

反觀《全職高手》的作者蝴蝶蘭,當楊洋的葉修受到質疑的生活,在微博上力挺楊洋,正確進行了輿論的引導。

編劇決定了影視劇的命運,同人不同命取決有編劇的好壞

《九州》其實最大的問題,表面看是劇情拖沓,實際上是編劇的問題。在呂歸塵,羽然,姬野三人的情感問題上,處理得特別差。尤其是呂歸塵,羽然大婚,本來編劇想再現《琅琊榜風起長林》中蕭平章的大義,蒙淺雪的生死相隨,蕭平旌的成長,可是前面敷衍的鋪墊,這這段戲反而顯得比較突兀,跟人更多的呂歸塵是個好人,羽然是個傻子,姬野是個打醬油的。我想很多人也是看到這裡後開始棄劇的,畢竟編劇的功力無法掌控劇情的走向,三人的感情太塑料。

《全職高手》的編劇相比直接就比較能彰顯自己的功力,製作團隊從過去創作的舒適圈跳出,歸零再來,重新探索。製作團隊在拍攝的過程中,不斷討論、試錯、解決。最終呈現出的劇集效果,為國內的網劇工業化製作探明了一條道路。劇內外精神共同傳遞著關於夢想、奮鬥和團隊的正向價值。

有熱愛、有職業、有奮鬥、有情感,《全職高手》成為了青春劇當中的一股清流。它告別了懸浮的表達方式,立足於青年人的生活和期望,展現出真實可信又熱血動人的勵志故事。在製作中,《全職高手》沒有走捷徑,基於對原著的尊重和信任,竭力用創新技術進行完整的還原和影視化後的提升表達,才鑄就了劇內、劇外的全職高手。

題材不同,新興的行業是朝陽,而傳統的模式只能淪為夕陽

《九州》可以說是傳統意義上的網絡小說,而傳統的網絡小說,離不開升級打怪做副本的傳統模式,可是如今多樣的劇本,讓很多人喪失了對這類劇的期待感,而《全職高手》雖然是小眾領域的電競,但是卻是新興的行業,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個行業是怎麼樣的,對於未知的東西,往往能夠引入人們更大的興趣

因此我個人認為《九州》與《全職高手》出現同人不同命,首先是編劇的功力共同,其次是雖然都是網絡銷售,但是題材的不同決定了,觀眾期待度不同。所以會出現九州的窘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yHvjW0BMH2_cNUgM01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