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金寨:長江河貢魚——連乾隆皇帝都「點贊」的美味

2019-07-29     視覺金寨

如果你和小編一樣,以為「長江河貢魚」是長在長江里,那就大錯特錯了。原來,長江河就是金寨的一條河,長江河源於金剛台東麓的老鴰凼(屬金寨縣湯家匯鎮焦園村),流經金寨縣的鐵沖鄉、全軍鄉、河南固始陳淋子鎮匯入史河,全長60多公里。

這條長江河卻生長著讓乾隆皇帝嘴饞的河魚。相傳清朝乾隆微服私訪三下江南時,一位地方長官從一位姓朱的農民家中得到了長江河魚,進貢給乾隆皇帝,皇帝食後,感到鮮香可口,餘味尤佳,喜開聖顏,倍加讚賞,諭為珍品。從此,長江河魚即被列為「貢品」,至今人們仍把長江河魚作為饋贈親友的上等佳品。

長江河貢魚為何如此美味,能讓乾隆皇帝味蕾頓開,龍顏大悅,這其中自有奧妙。長江河兩岸森林茂密,水質無污染,山中鐵、鈣、矽等礦物質較多。生長在河裡的魚有它獨特的生理特性:生長緩慢、骨質鬆軟、體色鮮艷。生殖繁衍的十多種魚類,諸如白燕子、花翅膀、竹根節、麻女子、鯛鰍、刀鰍等,都具有肉嫩、刺軟、鮮香可口的特點。

長江河貢魚一般長約二、三寸,小頭胖身,非常肥碩。吃這種魚多是紅燒,它的最大特點是肉嫩、刺軟。一口咬下,滿嘴流香,魚體自然裂成兩半,吐出的是完整的魚刺。

長江河貢魚為何刺軟呢?有人說,史河上游多石灰石、石墨等礦藏,其中含有的碳酸鈣流入河中,對魚刺起了軟化的作用;也有人說,史河及其上游諸條支流中怪石密布,魚兒自小便在石縫中曲身穿行長大,像常練軟功的舞蹈家,自然形成了綿軟之體。不論怎麼說吧,刺軟的魚是人人愛吃的啊!乾隆皇帝當然也會大愛。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民俗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xWpY2wBUcHTFCnfLf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