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遠鏡(VLT)以驚人的解析度,觀測了銀河系的中心部分,並揭示了關於銀河系恆星誕生歷史的新細節。多虧了新的觀測,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一個戲劇性事件的證據:恆星形成的爆發如此強烈,以至於導致了超過10萬次超新星爆炸。來自西班牙格拉納達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的雷納·舍德爾(Rainer Schödel)領導了這次觀測:我們史無前例地對銀河系中心的一大部分進行了觀測。
這讓我們對銀河系這一區域的恆星形成過程有了詳細的洞察,與到目前為止人們所接受的相反,發現恆星的形成並不是連續的。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銀河系中心區域約80%的恆星,形成於銀河系最早的時期,即8億至135億年前。恆星形成的最初階段之後是大約60億年,在此期間幾乎沒有恆星誕生。這是由大約10億年前恆星形成的強烈爆發而結束。
當時在不到1億年的時間裡,質量總和可能高達數千萬個太陽的恆星在這個中部地區形成。目前在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工作的諾格拉斯-拉拉說:在這次活動爆發期間,研究區域的情況一定類似於『星爆』星系中的情況,這些星系以每年超過100個太陽質量的速度形成新恆星。目前,整個銀河系正在以每年大約一到兩個太陽質量的速度形成新恆星。這次活動的爆發,肯定導致了超過十萬顆超新星的爆炸,這可能是整個銀河系歷史上最具能量的事件之一。
在恆星爆發期間,會產生許多大質量恆星;由於它們的壽命比低質量恆星短。它們到達生命終點的速度要快得多,死於猛烈的超新星爆炸。這項研究之所以可能,要歸功於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甚大望遠鏡(VLT)上,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的Hawk-I儀器對銀河系中心區域進行觀測。這台紅外敏感相機透過塵埃窺視,為我們提供了銀河系中心區域非常詳細的圖像,這張照片由諾格拉斯-拉拉和來自西班牙、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天文學家團隊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這張令人驚嘆的圖像顯示了銀河系中恆星、氣體和塵埃最密集的區域,該區域還擁有一個角解析度為0.2角秒的超大質量黑洞。這意味著Hawk-I拍攝到的細節水平,大致相當於從ESO總部所在的慕尼黑看到蘇黎世的一個足球。這張圖片是GALACTICNUCLEUS觀測的第一次發布,這個計劃依靠ESO甚大望遠鏡(VLT)上的HAWK-I大視場和高角度解析度,來產生我們銀河系中心區域美麗的清晰圖像,這項觀測研究了300多萬顆恆星,覆蓋的面積相當於距離銀河系中心6萬平方光年(1光年約9.5萬億公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vX3PG8BMH2_cNUgDAAg.html博科園|研究/來自:ESA/ESO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