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很多父母總是覺得,滿招損謙受益,覺得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所以,在很多外人面前,提到自己的孩子,總是會儘可能的貶低。
父母這樣做,當然也是出於好的心思,希望讓孩子不會驕傲,可以謙虛謹慎。殊不知,恰恰是這份好心,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
1.孩子自信心受挫
父母們在外人面前貶低孩子,最大的原因,無非是想表現自己的謙虛,表達孩子尚需努力進步。
除此之外,往往也有一種隱藏的含義:很多父母之所以會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雖然明面上是在貶低自己的孩子,但實際上是在誇讚自己的孩子,向外人顯示自家孩子的優秀。
這樣的現象,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中國絕大多數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這其實是一個壞習慣。因為當你在外人面前,對孩子進行貶低和批評的時候,孩子是不會明白你話中深意的。孩子的世界比較單純,聽到什麼就會相信什麼。當他們聽到父母在貶低自己,說自己不好的時候,不會明白父母其實是在謙虛,更不會明白父母是在誇耀自己,而是會以為自己在父母眼裡真的很差勁。
這麻煩就大了。
如果孩子經常性地被父母貶低,就會覺得自己是真的很差。長此以往,自尊心就會受到嚴重傷害,變成一個極度缺乏自信的孩子。
2.經常被父母貶低的孩子會如何
父母們或許只是隨口一說。亦或者是為了滿足自己爭強好勝的心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外人覺得自己在教育子女上很有心得。但是,父母大概沒想過,經常這樣做,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
首先,是缺乏自信。經常被父母貶損的孩子,內心會變得敏感且脆弱,容易走向心理極端。其次,孩子被父母貶低的次數多了,會本能地排斥父母,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甚至會形成親子間的溝通障礙。而且這種障礙,是極難消除的。
對於孩子的這些反應,有些家長或許會覺得,是孩子矯情,是孩子自己出了問題,心態沒有擺正。但家長們往往忽視了,其實最該擺正心態的,就是自己。
為什麼要在外人面前貶損自己的孩子呢?
除了出於謙虛謹慎的傳統習慣外,恐怕未嘗沒有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想讓外人誇讚自己的緣故吧?通過貶損別人來抬高自己,這種心態,就算是親子之間,往往也很有可能存在。
3.實話實說最合適
那麼,家長們在和外人說起自家孩子的時候,到底怎麼表達最合適呢?簡單來說,就只有四個字:實話實說。該是怎麼回事,就是怎麼回事。孩子是什麼樣子的,就說什麼樣。
比如說,家長對孩子的某方面很滿意,也很驕傲。這個時候,當外人誇讚孩子的優點時,家長完全可以坦然受之,自己也表揚一下孩子。當然,在表揚之後,也可以加上一句要繼續努力之類的話。
總之,家長們當著外人面前的時候,最好還是不要太過貶損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