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逗號 來源 | 教師E家(D:jiaoshiEjia)
悲痛
前幾天,看到了一個令人無限悲傷的消息。
福建一名年僅43歲中學老師不幸突發心梗去世,數百師生家長揮淚送別……
陳海橋老師出殯當日,師生、家長含淚送別(大圖);陳海橋老師生前(小圖)
海橋老師,一路走好!
今夜驟然入冬,只因你突然獨行;漫漫長夜,試問你身體安好;說好保重的,為何言而無信……
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這樣的:
11月17日下午3時許,正在家中伏案備課批改作業時,育才中學陳海橋老師突發心梗,搶救無效於當晚7點多去世,年僅43歲。
在家人和同事眼裡,陳海橋老師是個時刻把工作放在首位的「拚命三郎」。
就在去世的前一天,陳老師還拖著病軀堅持參加主持畢業班家長會,他放不下正在備戰中考的孩子們。
陳老師有一個13歲大的兒子和一個只有15個月大的女兒,可現在的他卻撒手人寰,離老婆孩子而去了。
妻子黃曉君說,「他時刻都把工作放在首位,我也曾埋怨過他。」
但是陳老師卻說,「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我必須教好每一個學生,學生不僅只是一個學生而已,關係到一個家庭,我必須為他們付出,作為一個老師這是我最基本的職責」。
學生家長廖女士如此評價他:他對每一個學生都是像慈父一樣地去愛,他覺得孩子都是心存本善,關鍵是要怎麼引導他,怎麼鼓勵他,給孩子自信,給孩子學習的激情。
對於陳老師的離世,我們痛心、惋惜之餘,更應深刻反思的是藏在悲傷之後的疾病和猝死。
生命可貴,不可忽視,疾病面前,猝死面前,我們都要時刻牢記把生命排在第一位,我們倡導奉獻、敬業精神,但不提倡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奉獻。
01
老師帶病上崗
被標榜為模範
師者,人之模範者也。
老師應當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應當有率先垂範、以身作則的職業道德。
正如有人所說「老師的責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本著對事業的責任心,所以當生病時,老師往往第一反應是「那我的學生怎麼辦,我還要上課」。
責任心促使老師儘快走向講台,忍著疼痛上課。
掛著吊瓶上課,坐著輪椅上課,拉著繩子上課……
每當看到老師帶病上崗的新聞時,心中都不由得為老師強烈的責任心而深受觸動。
心懷學生,將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是絕大多數老師的工作常態。
曾有位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學校里還有很多同事,都是帶病堅持工作,我覺得比我偉大的老師多的是。」
毫不誇張地說,是無數位默默奉獻的老師,撐起了基礎教育的一片天空。
老師堅持帶病上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學校一個蘿蔔一個坑,走一個那節課堂可能就要失控,學生的學業就會被耽誤,這是許多老師無法請假的理由。
這也是許多學校領導鼓勵老師帶病上崗的官方立場,更是許多社會媒體們宣傳的敬業精神。
老師帶病上崗,這似乎就是職業道德中最好的美德和品行。
面對這些敬業奉獻、師德高尚的老師,我們沒有理由不感動。
帶病堅守三尺講台的老師們,無疑應該受到人們的讚揚。
對於學生們來說,這的確是一個溫暖的故事。
但是對於老師來說,溫暖嗎?不見得!
02
帶病上崗
讓老師變成了高危行業
在以人為本的時代背景下,老師帶病上課精神固然可嘉,但是不宜提倡。
帶病上崗,絕不是中國教育的榮耀,而是飽含著師者的良心和無奈。
因為老師也是人,頭疼發熱,身體不適是常態。
而一直以來,我們提倡的觀念就是帶病上崗,這樣才能稱得上好老師。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積小病成大病,隱患演變成禍患,透支了身體,透支了職業生涯,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傷害。
2016年5月26日,高考在即,樂山市犍為縣清溪高級中學的高三數學老師盧雄英,卻再也等不到把學生們送進考場了,時年51歲的盧老師因連日勞累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
盧老師已經患有高血壓4年了,除了高血壓之外,還患上了心臟病。
在家裡的茶几上和學校的辦公桌上,都放著幾款治療高血壓以及心臟病的常備藥。
5月9日,盧老師突然感到不適到醫院檢查,醫生讓他住院,但是被她拒絕了。
盧老師說:「我還有一幫娃兒要帶。」她說服了所有人,一邊輸液治療,一邊堅持上課。
5月12日開始,盧老師病情加重,每天除了輸液,還要進行扎針治療。
儘管如此,她每天上午到醫院治療,下午到學校上課,晚自習後才回家。
5月24日傍晚,不堪負荷的盧老師暈倒在辦公室門口,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
但是遺憾的是,盧老師再也沒能醒過來。
消息傳回學校,師生們都忍不住失聲痛哭,他們說,盧老師如果不那麼拚命,或許她不會離開他們。
向盧老師這樣瘁死在工作崗位上的老師屢見不鮮!
2016年1月14日,泰興濟川中學36歲的吳萍老師在監考中死去;
2018年9月15日,孝昌縣第一高級中學44歲的物理教師彭東平在連續上了四節課時突然發病倒在講台上,經搶救無效去世;
2018年10月15日,河北39歲教師閆斌過度勞累猝死操場;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種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敬業不等同於犧牲自己的性命,乃至犧牲家人。
教育不應該賭上老師的性命,不應該如此悲壯!
所以,請不要為老師「帶病上崗」點贊了!
03
有了健康的身體
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我們追求的高質量教學,必須是建立在老師身心健康的基礎上。
我們倡導奉獻、敬業精神,但不提倡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奉獻。
人生病了,當然要及時到醫院治療,對老師帶病上崗要堅決反對。
t親愛的老師們,不要把因為治病造成教學進度緩慢、工資、績效工資、評職稱等受到的影響看得過重。
只要能把病看好,這些東西都可以放一放。
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會有的。
反之,如果小病不看,釀成大病,造成的損失會遠遠超過看小病的代價,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你不善待自己,最後傷害的卻是家人,將遺憾留給他們。
復旦大學女教師于娟去世時曾寫下癌症日記,驚醒世人。
「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在這裡,想跟各位老師說,千萬別再帶病上崗了,請珍惜自己。
只有全心地愛惜自己的身體,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工作永遠是干不完的,在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抓緊時間去看病。
願每一位老師都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願每一個人,都能善待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mH37G4BMH2_cNUgzr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