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許多父母在懷孕之前都會早早開始備孕,以最健康的身體迎接寶寶的降臨,在懷孕過程中,大部分孕媽也是嚴格要求自己,從飲食到運動乃至用的物品都會格外注意,就是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儘量安全的環境,讓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茁壯發育,和寶寶還沒有見面之前,父母就開始小心謹慎地對待這個生命的到來。
可是,有一些媽媽因為太過擔心和事事力求做到百分之百「完美」的心態,讓自己不僅無法享受生命到來的美好,反而因為這件事成了心裡的負擔。
朋友小蘭和其他大部分媽媽一樣,從懷孕到寶寶降生,事無巨細的為孩子做著所有的準備,但在寶寶出生三個月時,卻患上了焦慮症,起因僅僅是因為奶水不足。小蘭說:「我準備了所有的東西,唯獨沒想到自己奶水不夠,孩子喝不到母乳,我天天自責,覺得怎麼這麼對不起孩子。」
大家怎麼勸她都沒用,因為母乳不足,小蘭對孩子更是百般疼惜,孩子如今三歲了,真的是從小抱到大,該學步的年齡怕孩子摔了磕了,該學著自主進食的年齡又怕嗆著噎著了,現在孩子進了幼兒園,孩子的行為舉止比起同齡人足足落後一大截!
其實,一件事情做得再正確、再標準,一旦過了頭,都會變成壞事,當然也包括過度「完美」的母愛。
一、「完美」媽媽教育孩子會有哪些「完美病」
1、過度依賴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過度依賴母親,所有事情都要媽媽參與,自己無法拿主意,很難做到獨立思考,遇到所有問題都會找媽媽來解決,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能力無法適時的提高。
2、太過於自我
媽媽追求「完美」的照顧之下,孩子的世界只會以自我為中心,無法感知他人情緒,也不能體諒周圍一切事物,覺得一切都應該圍繞自己的意識為主,一旦有所怠慢,就會覺得被忽視,沒有被滿足而容易感到惱怒,這樣的孩子不能理解其他人的需求。
3、失去自我
當媽媽和孩子中間沒有「空隙」,孩子很難形成邊界感,對自我認知很低,媽媽在孩子的事情上過度追求「完美」,會讓孩子自我存在的肯定減弱,從而在成長過程中失去自我,而對任何一個人來說,最可怕的事情,恰恰就是失去了自我。
成長意味著獨立,過於追求事無巨細的媽媽們,會導致孩子無法脫離媽媽的控制而自由的生長,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除去必要的照顧,媽媽們要知道的是,我們無法陪伴孩子走完一輩子。
與其力爭「完美」的養育不如適當保持距離,儘早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的不完美,允許分離,允許距離和間隙,也是媽媽在親子關係中需要學會的,否則只會讓孩子在自己的控制下,無法真正長大成熟獨立的擁有一片天空。
二、「完美病」對孩子而言本身就不會完美
1、360°無死角保護
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會處於一種過度保護孩子的狀態,身體上怕碰了摔了,怕孩子觸碰到一切沒有消毒的「有菌」的物品導致生病了,心靈上又怕孩子受到傷害,怕給孩子壓力,孩子心理上又負擔,讓孩子完全沉浸在父母人為製造的「完美」世界裡,這樣的孩子經不得風雨,缺少挫折教育,一旦遇到問題就會變得非常脆弱。
2、超標滿足
不少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準備了各種有用的沒用的,但凡市面上出現的一切育兒用品,到孩子出生、長大,只要聽說對孩子有益的通通收入囊中,對孩子的一切需求都超標滿足,這樣一來看似是母愛,其實是作為父母的自我滿足,這種現象在八零九零後父母身上尤為明顯,其實這樣對孩子來說,未必是良性環境。
3、過分寬容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制訂了一系列生活中的規則,但執行起來卻常常敗給「愛和自由」,很多媽媽總想著要寬容,做一個「完美」的媽媽不應該對孩子嚴格而導致過分包容孩子,孩子生來就是不斷在父母這裡探尋規則的底線,當他們發現規則的「彈性」和底線可以無限被打破時,就會變得沒有規則。
其實,每一個追求「完美」的媽媽,在她們的過往中都曾經歷一種情感匱乏,這種情感的匱乏讓她們內心世界對「完美媽媽」無限憧憬,在她們成長後無法尋求到這樣一種關係來彌補這一種渴望。
所以當她們成為母親後,這個對「完美媽媽」的期待就被投放到自己的親子關係中,但是這種行為看起來是在滿足寶寶的需求,其實也是在滿足媽媽自己本身的渴望。這樣的行為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壓力,引發焦慮還會阻礙孩子自由的成長。
三、丟棄「太完美」,才能收穫優秀的寶寶
1、適當感受挫折
媽媽要控制自己的保護欲,讓孩子適當地感受挫折,學會承受失敗,受傷帶來的後果,讓孩子能夠在挫折教育中學會獨立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知道這些行為帶來的結果,比媽媽過分保護更能讓他們快速成長。
2、延遲滿足孩子
對孩子的需求採取適當滿足,不能讓孩子提出要求就無限滿足,當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遇到無理取鬧不要馬上滿足,要讓他知道,只有他冷靜下來,才會考慮他的需求,面對不合理的要求,家長一定要學會堅決拒絕。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共情」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不能讓孩子過分自我的成長,眼中目無他人,讓孩子學會體諒、感知他人情緒,家長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務勞動也可以讓孩子參與,不要因為孩子做事效率低,而忽略孩子應該承擔家務的機會。
做一個「真實」的媽媽比做一個「完美」的媽媽更重要,孩子需要的是一個不完美、會犯錯、能夠共同成長的媽媽,只有如此孩子才會真正學會長大,在母親身上得到無比真實的言傳身教。
因此,成為一個好媽媽,其實很簡單,不必事事親歷親為要求完美,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其次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只有這樣,才會給孩子呈現一個輕鬆、平和以及具有包容心的母親,也只有這樣的母親,才能給予孩子真心實意的愛和高質量的養育。
今日互動話題:對於帶孩子過程中,出現的失誤或者小錯誤你們會感到內疚嗎?都是如何調節心態的呢!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