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旅行有兩大神山是重中之重,不過轉山在冬季來說就免了,我心想我只要遠遠地見到它們倆就夠了。
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西藏阿里的岡仁波齊,雲南迪慶的梅里雪山,青海果洛的阿尼瑪卿和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
岡仁波齊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公認的神山,也是旅行者們大多都知道來此轉山的一座神山。這兩年來《岡仁波齊》講述的朝聖的故事更是將藏族人朝拜與轉山的一些修行信仰展示給了更多的人看到。
梅里雪山,又或者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是雲南第一高峰,山腳下的雨崩村也是很成熟的徒步路線。
後兩者,阿尼瑪卿和尕朵覺沃,更多的是玩戶外的朋友或者是對藏區極度熱愛的人才會踏及此地,或轉山或觀光。
尕朵覺沃在玉樹州稱多縣的尕朵鄉,進入鄉鎮的時候會看到鎮子上是一個補給點,餐館和賓館都有,想來是給前往尕朵覺沃轉山的旅人們一個棲息之所。過了鄉再繼續往山里走,路就比較窄了,但路況還算不錯。
尕朵覺沃是由一系列千姿百態的山峰組成的群山體,主峰僅有5470米,可它卻是長江流域眾多神山之王,尕朵覺沃的千姿百態大概就是對三江源特別的山峰們的詮釋,在接下來的兩三天時間裡,從瑪多到曲麻萊,再到雜多,一路走來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下千奇百怪的山峰。
遙記得上一次見到這樣的山峰,大概是在前往年寶玉則的路上。到尕朵覺沃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激動,因為它一點都不像神山,沒有雪啊。可又為自己又打卡了一座神山而感動開心。對於藏地的心思真的很難解釋,不去吧就是會想,去了吧又嫌棄這個不好吃那個住不好。
自從我第一次來到藏地,我的生命里似乎與它就再難分開。最初的幾次長時間接觸讓我對這個地方已經無法自拔,只是後來的旅程不再如從前那般隨心所欲,背著包搭著車,去到哪裡喜歡,就呆上幾天,與當地人聊天,知道更多關於他們的故事。
現在即便不是帶著工作出行,也會有一個大概計劃,十天十五天,總有一定的界限,有車有朋友,是輕鬆方便了許多,卻也少了旅途中本該有的樂趣了。
我們導航的地方上面顯示「嘎覺悟文化旅遊度假村」,路比較窄繼續往裡開就能更靠近尕朵覺沃。遠處的屋子裡炊煙裊裊,會路過一個廣場,上面顯示的是「轉山節」的橫幅。
關於尕朵覺沃在網絡上能找到的信息並不是太多,我也是再三確認這個山形對了沒錯就是它了,只不過人們出發轉山的角度是在山的那一頭,不管怎麼樣,也算是眼見為實親眼看到了這座不像神山的神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