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面積最小的縣,建都比西安還早,如今卻淪為了小縣城鮮為人知!
陝西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在212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了。這裡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帝國的國都所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民族共同體——華夏族,也是誕生於此。
武功縣位於西安市西部87公里處,面積僅有397.8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鎮的大小,但人口卻多達42萬,是整個陝西人口密度較高的縣份之一。
武功縣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期,被譽為華夏民族的農耕始祖后稷,就曾在這裡建立起了我國史上首個邦國「邰國」,所以武功縣也被稱為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發祥地。
這麼算起來,「邰國」應該是陝西這片土地上第一個建立的「國」,而武功縣便是這個"國」的都城斄(邰)城所在,比西安這個千年古都,早了數百年。
至今,在武功縣城東門外還有一座后稷教民稼穡的遺蹟--教稼台。遺址是一個矩形土心磚砌的平台,下大上小,整體呈覆斗狀,中間還留有一個洞門,是車馬行人東入城的必經之地。
不過,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原建築早已毀於千年風雨,如今現存的教稼台是清道光年間在原址上重修的,是全國唯一的古農業名勝古蹟。
除此之外,境內還有蘇武墓、城隍廟、報本塔、后稷祠、小華山、隋煬帝陵等歷史文化景觀,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精緻小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