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者都知道藏區的一些寺廟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所以在寺廟外參觀的時候便會開啟瘋狂的拍拍拍模式。扎什倫布寺的遠景、布達拉宮的前景、大昭寺的金頂等都是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就是當你拿出一張照片沒有寫著是什麼什麼寺廟,看著照片中那有標誌性的點時便知道是哪座寺廟了。就比如大昭寺可以照相的地方很多,最最有特色的標誌便是屋頂上的雙鹿法輪。
就是這個法輪會給很多人造成誤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昭寺是有講解員服務的,如果是自己逛很能把雙鹿看成是兩隻羊,如果有講解員的話他會給你糾正一下那是鹿,並且給你普及一下這個鹿的由來。
除了造像上像羊會引起他人的誤會,關於大昭寺的歷史更是會加深誤會。大昭寺原來的名字叫做惹薩,藏語中惹是山羊的意思,薩是土的意思,這是為了紀念山羊馱土建寺的過程。松贊干布為了供奉和親公主帶來的佛像,把戒指拋入湖中(大昭寺是所在地以前是一片湖泊)選址,戒指落入湖中光芒四射,光網中顯現出九級白塔。這可以祥瑞的象徵,於是一場由千隻山羊馱土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開始了。後來惹薩的名字又演變成拉薩,拉薩便成為了一個城市的名字。
正是了解這段歷史,所以很多人更願意去相信是雙羊跪輪,因為這樣就算是紀念山羊為建大昭寺而付出的辛勞了。
但是如果你看了下面的解釋後便可以理解為什麼是鹿不是羊了。
在佛教早期,人們會用法輪、寶傘、菩提樹、佛塔、寶座等形象或者塑像來代表佛法。用小象來代表佛的托胎(摩耶夫人在待產的時候夢見白象投胎);用摩耶夫人坐在蓮花上,周邊有小象噴水代表佛的誕生;一匹馬代表佛的出家(佛陀是瞞著親人騎馬偷偷離城出家的);魔女在一棵樹和一個空寶座前代表著魔軍正在誘惑佛陀,而鹿的形象經常用來表示聽聞佛法。
相傳鹿喜歡聽美妙的聲音,而且聽到美妙的聲音後會進入一種安靜的狀態,一動不動。釋迦摩尼第一次的說法是在一處鹿苑中,當時吸引而來的不止是信眾還有很多小動物,其中便有鹿。所以後來人們就用兩隻鹿面朝法輪的造型來代表聽聞佛法,表示佛法可以利益一切有緣眾生。
還有一種說法是:傳說釋迦摩尼前世為善鹿王,與另一隻惡鹿王各帶領五百隻鹿在山野間愜意生活,但是國王率領隨從打獵圍剿它們。為了保護更多鹿的性命,兩隻鹿王便商量每天輪流進獻一隻鹿送給國王,國王感覺一網打盡確實不如每天都得到新鮮的鹿肉好便同意了它們的建議。
這一天輪到惡鹿王獻上野鹿,但是那是一隻懷孕的母鹿,它認為自己死不足惜,腹中的小鹿卻是無辜的,便請求鹿王來日它誕下小鹿後再死。惡鹿王聽後呵斥了它,「你想過幾天再去送死,有誰願意先去送死?」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它只能找到善鹿王,因為實在是找不到主動請纓的野鹿,善鹿王便親自前往王宮。國王大驚「怎麼這麼快野鹿便吃光了嗎?現在竟然輪到了鹿王?」善鹿王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下,聽後國王慚愧不已,便再也不吃肉了。
看了上面的解釋,你覺得大昭寺的法輪到底是羊比較貼切一點還是鹿比較貼切一點呢?歡迎在下方討論哦。冬季即將到來,西藏將洗盡鉛華,變得更加符合它原來的樣子,如果有出行計劃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川藏線,或者添加客服微信:15614201965諮詢旅行線路問題。這個冬天西藏讓你的年末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