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做透,看事要看清

2019-10-31   金峰之約品讀欣賞
做事要做透,看事要看清。要努力,更要經常停下來,審視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那麼努力不僅不能帶來好處,反而會耽擱我們的行程。

近年來聽聞周邊的親友們時常提到:打坐,冥想,禪修,辟穀等諸多養生保健的方法,在浮躁的社會裡難得的安靜確實適合修身養性。但是,對於出家人或修行佛法的眾生來說,如何開啟智慧心和慈悲心,實現覺悟洞明?這須要問問你自己的心!

1、萬法歸一 悟道在心

佛教中有個故事引人深思。一僧人問師父多久可以開悟,師父告知十年;僧人追問,若是加倍苦修,師父答曰二十年;僧人再問,若是不眠不休苦修呢?師父回答:永無開悟之日。

僧人很是吃驚,追問原因。師父說:你一心想禪,沒有自己,無心怎能開悟?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也往往被凡俗之心遮蔽:追求形式和形似,忽略宗旨和用心;發心不正,心不在焉,結果是無論多久的打坐參禪,與佛法背道而馳,永無抵達之日!

趙州禪師云:「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萬法是一切諸法,千差萬別的不同現象,一是完整統一的全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法中所謂的萬法不離一心,從一心中流露出千差萬別,然後千差萬別又回歸一心,此心可是煩惱心或智慧心;禪法是不立一法,沒有煩惱,沒有解脫,沒有一法也沒有萬法。只要有心,一切皆是法,法即是一切。

擔水砍柴皆妙道,心心相印證菩提。悟道在心,身心合一,人生處處道場,終得法喜圓滿。反之,「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元代徐再思描述的狀態是思而不得的迷亂。庸常凡人為之困擾,難以解脫。

2、神光斷臂 達摩安心

著名的二祖斷臂求法公案講述:神光和尚在雪中苦等面壁的達摩祖師,自斷一臂以證求法的決心。

其中關於「安心」的禪語傳載千年:神光說:「我心不安,請師父為我安心。」達摩云:「把你的心拿來,我替你安。」神光說:「我到處找心,卻了不可得。」達摩云:「好了,我把你的心安好了。」神光和尚就是禪宗二祖慧可。

在這則公案里,達摩祖師安的是什麼「心」呢?既不是肉團之心,也不是四處攀緣的識心、妄心,而是不可以形拘、不為物累的靈明不昧的真心。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即是明此心,見自心中本具之佛性。 

3、此心安處是吾鄉

無心者苦吟: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有心者樂行: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要因此走得太遠,忘記為了什麼而出發!不要忘記行前途中,謹記《心經》智慧: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