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腫瘤專家患癌,赴美抗癌一年後離世,臨終兩個後悔,引以為

2024-07-11     39健康網

許多人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後,常常會感到遺憾,認為是由於自身對相關知識的缺乏,才導致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即便是一位72歲的資深腫瘤專家,也未能逃脫癌症的魔掌。他在美國接受了一年的抗癌治療,但最終仍帶著遺憾離世。他在生臨終表達的2個遺憾,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和啟示。

一、腫瘤專家忽視的這兩點,多少人還在犯

「第一個月,症狀反反覆復……第二個月,咳出腫瘤組織……第三個月,CEA下降至正常範圍……」

這些文字你如果乍一看,是不是還會以為這是一個醫生為他的病人做的觀察檔案。結果會讓你很吃驚,因為這其實是一個72歲的腫瘤專家自己寫的抗癌日記。

樓欽元是我國的腫瘤專家。上世紀80年代,他從浙江醫科大學畢業。90年代,樓欽元還到美國一家知名製藥公司專攻癌症研究領域。

恐怕誰也想不到,就是這樣一個跟癌症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人居然會在癌症上「栽跟頭」。

2017年,樓欽元在一位醫生朋友的堅持下,被迫進行了ct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肺部有明顯異常,很可能是肺癌跡象。

這一下不單是樓欽元的家人慌了,樓欽元自己也被打得措手不及。

那麼,為什麼對癌症了如指掌的腫瘤專家卻得了癌症?樓欽元患癌之後的兩個後悔還真的值的讓我們引以為戒。

樓欽元的第一個後悔:太大意錯過癌症信號。

大多數癌症其實都是有信號的,樓欽元也一樣。早在起初樓欽元的生活就有了一些不尋常的變化,比方說他幾乎每天都要咳嗽。

但樓欽元卻並沒有在意,他反而選擇了通過自己鍛鍊的方式來改善咳嗽情況。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勸告他去看病,樓欽元卻始終不以為然。最後還是一位醫生朋友的堅持才讓他走進了醫院,但此刻顯然為時已晚。

樓欽元的第二個後悔:對自己盲目自信。

作為一名醫生,樓欽元太清楚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要什麼了,所以他幾乎達到了教科書般的健康生活。他從來不抽煙、不喝酒、還堅持鍛鍊。這樣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樓欽元太自信,他堅信自己不可能患上大病。也正是這讓他沒有及時發現身體問題,以至於錯過了早期就醫的好時機。

2019年2月,72歲的樓欽元懷著無限遺憾離世。即便他是腫瘤專家,也終究還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付出了慘痛代價。

二、世衛組織:每五個人或有一人得癌

癌症對於很多人來說太遙遠了,幾乎是電視小說里才會出現的專有名詞。但實際上,癌症從來不遙遠,它一直在對每個人虎視眈眈。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員就通過數據對全國癌症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發癌症病例接近2000萬,死亡人數則是970萬。此外,大約五分之一的人的一生都有可能得癌症。

最新研究更是估算,到了205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將到達3500萬。

現在,你還覺得癌症遙遠?

所以,我們真的要小心癌症了,如果你身體出現這5個情況,一定不要再大意了。這可能是癌症的信號!

1、突然體重變輕。

這裡一般指的是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體重沒有任何緣故下減輕5%以上。25%的不明原因體重的減輕往往都跟癌症有關。而且,癌症晚期常常就伴隨著體重減輕。所以當身體出現這種狀況就一定要謹慎了,及時就醫做檢查!

2、大便習慣改變

大便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很多時候人的身體情況直接反應在這上面了。如果長期便秘、腹瀉,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就要小心了,這個時候很可能是胃腸道出現了腫瘤。此外,痔瘡、腸易激綜合徵、慢性腸炎、直腸息肉等情況也會引起大便習慣改變。長時間出現這種情況記得去醫院做腫瘤標誌物、腸鏡、影像學等相關檢查。

3、身體出現莫名腫塊

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腫塊時,一定要引起警惕。尤其是當腫塊活動度差、伴有紅腫、疼痛、有異常的血管、色斑、短期內快速長大或者有異常的顏色變化,這種時候要做相關影像學檢查,諮詢醫生的建議!

除上述3種情況,當身體還有盜汗、異常陰道出血、大便帶血、持續性咳嗽、呼吸急促、身體疼痛、乏力、腹脹、尿血、吞咽困難這些情況也同樣要小心。

身體有的時候就像一部精密的儀器,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千萬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免得成為無法挽回的遺憾。

三、病理學之父:炎症不管就是給癌症機會!

我們大家對炎症都不陌生,很多人家裡也常備著消炎藥,偶爾喉嚨發炎就吃上一顆。但你有沒有想過,炎症如果一直拖著不管會怎麼樣?

答案會讓你很驚訝——它有可能發展為癌症。

早在很多年。被稱為「病理學之父」的德國人維爾肖就提出過一個大膽的假設:炎症細胞為了讓傷口癒合選擇不斷分裂繁殖,而癌細胞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產生。

在當初,這還是一種假設,而如今越來越多研究證明了炎症跟癌症緊密相關。

浙江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伯軍就認為,慢性炎症是一種長期疾病。它會在一段時間內逐步發展,最終為免疫系統功能帶來極大的不好影響。當身體一直處於低炎症水平下,DNA就會損傷,導致結肺癌、腸癌、胃癌等多種癌症出現。

所以當身體出現這4種炎症一定要小心了,千萬不要任其發展成難以控制的後果。

慢性肝炎:據數據統計,78%的原發性肝癌其實是由B肝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導致的。這是因為病毒在肝里不斷增多會對肝臟器官產生長期的慢性損傷。所以慢性肝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發展成肝癌、肝硬化。

慢性胰腺炎:胰腺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很多人比較緊張急性胰腺炎,因為當它發作的時候,有可能導致死亡。然後慢性胰腺炎其實也非常需要注意,因為它如果控制不好,會對胰腺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進而演變為胰腺癌。

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導致胃部出現潰瘍和炎症。不好好治療容易誘發萎縮性胃炎,而這正是典型的胃癌癌前病變。

炎症性腸病:大部分的腸炎不會癌變。但由慢性潰瘍誘發的結腸炎就要注意了。它具有慢性發展、反覆發作的特點。而且腸黏膜上持續的炎症反應存在讓異型增生的可能,容易發展成腫瘤。

參考資料:

【1】《一年增加兩千萬,全球癌症新發病例揭示了什麼?》. 南方周末.2024-06-03

【2】《14個癌症信號,你一定要知道 | 醫者名片》. 健康中國 2021-12-19

【3】《身體出現這4種炎症不要拖,及早治療!》. 龍岩市第二醫院健康體檢部 .2024-04-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fee0e7cae68b713fe32df11dbfd73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