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竟然有座「古堡群」?

2023-06-20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天山竟然有座「古堡群」?

攝影/王漢冰

提到石林, 們通常會想到大名鼎鼎的雲南石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遙遠的 天山深處, 也有一片壯麗的石林,它是特別的

在高海拔的天山之巔綿延, 俯瞰巴音布魯克大草原;

與冰峰雪山為伴, 卻和長江以南的廬山類似,擁有千變萬化的雲霧盛景;

石林之畔, 還有藏在天山深處的一條秘徑:「電力天路」。

重新認識天山

氣勢磅礴的 天山山脈位於 歐亞大陸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全球乾旱地區的最大山系。

奎克烏蘇石林位於天山深處,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的西端

它與周圍的冰川雪峰、腳下的高山草甸、變幻的雲霧交相輝映,無數巨岩聳立,似塔如堡,打造出一座神秘的「高山之城」

攝影/王漢冰

它在中國境內綿延 1700公里,人們常用 天山南北、三山夾兩盆來勾勒新疆的地理分區。

不過,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在天山腹地還有一塊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

由北天山、中天山以及南天山合圍而成,那就是 尤爾都斯盆地,盆地中就是著名的 巴音布魯克大草原

圖為奎克烏蘇石林(天山石林)位置圖

尤爾都斯盆地居於天山腹心,被譽為「天山之心」

開都河就是這顆心臟的動脈,它的支流向天山石林所在的群山延伸

同時,屬於科克蘇河的上游源流,則穿越天山石林,將整片石林分成兩大部分

尤爾都斯盆地位於天山腹心,與西邊的伊犁河谷一山之隔,南邊則是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連接天山南北的 獨庫公路(217國道,也稱天山公路)也穿越其中。

可謂是整個天山山脈中最核心的地理板塊,一些介紹資料中,便將這座盆地稱為 「天山之心」

山之巔、石之林:

天山隆起和變遷的見證者

本文所說的天山石林,就在這顆 「天山之心」西端山地的「心尖」上

具體來說,位於 中天山的那拉提山中段海拔2900—3520米的一片山脊之上, 面積約48平方公里。

因位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的奎克烏蘇達坂附近,也被稱為 「奎克烏蘇石林」

石林深處,光怪陸離的雕塑群

漫長的自然力量沿著礫岩岩層的節理裂隙不斷侵蝕

進一步形成圓錐狀、筍狀、蘑菇狀的石柱群和大小洞穴

所謂 石林,其 狹義為石灰岩在長期溶蝕作用下形成的林狀地貌景觀,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專有術語,在我國滇東、黔西南、黔中等地有多處分布。

廣義的石林範疇則更大,除了喀斯特地貌,也包括密集林立、呈柱狀、錐狀、塔狀的其他岩體的組合地貌。

至於天山石林,據地質學家考察論證為 礫岩地貌,站在天山巨人的肩上,傲然世間。

奎克烏蘇石林(天山石林)與國內主要石林對比分析

從衛星地圖上看,整個 天山石林的範圍呈圓形溝壑縱橫,像是一個紐結。

在其一東一西,新疆兩大著名河流 開都河和伊犁河像是天山石林的兩根飄帶,蜿蜒迤邐,各有風情。

中間的 科克蘇河像是護城河的鴻溝, 兩側山上的石林則像是巨大的古堡群,更遠處則是天山巍峨的雪峰。

深切石林的河流像是護城河,兩邊的高大石林則像是對峙的巨堡

天山石林的形成

天山石林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故事——億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伴隨著天山南北的板塊相互碰撞,古生代的大洋逐漸封閉、消失,天山山脈開始隆起。

新生代因局部拉張作用,石林所在地出現了 山間盆地,並逐漸 沉積了厚達50—300米的岩層

在強烈而複雜的地殼運動的洗禮下,岩層呈半膠結狀態,產生了 褶皺及節理,並逐漸 抬升形成山地,成為石林成景的地質基礎。

天山石林形成過程示意圖

繪圖/宋翰笛

隨後,千萬年的 冰雪融凍、風化風蝕、重力崩塌、流水沖蝕,將山峰、山脊切割,殘留下石牆狀、石芽狀、峰叢狀、孤峰狀、尖頂狀、平頂狀、蘑菇狀、方柱形、渾圓形的礫岩地貌,變成了壯麗的石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跟其他海拔較低的石林不同

在這天山之上, 嚴寒的氣候和往復進行的冰雪融凍也是天山奎克烏蘇石林重要的雕塑師

攝影/王漢冰

天山石林還有一大特點——它是目前為止國內已知 石林中海拔最高的一類,且位於高山之上。眾所周知,不少石林都地勢低洼,貴州韭菜坪石林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喀斯特石林,海拔也只有 2550米。

雲霧石林:

天山氣象之美的觀景台和華麗舞台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 天山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霧區。

根據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新疆環境氣象中心發布的研究成果以及眾多氣象站多年的觀測數據,中國地區主要有 6個霧區長江中游區、海岸區、雲貴高原區、隴東-陝西區、淮河流域、天山及其北疆區。

宛如古堡、巨塔

就新疆內部來說, 天山山區霧日最多,北疆的低山區和平原地區次之,乾旱的塔里木盆地最少。

可以說, 在天山石林看天山雲霧,是一個絕佳的觀景台;當雲霧升騰的位置足夠高時,石林本身也成為舞台,更加襯托出雲霧的多變和綺麗。

雲霧似海,還有巍峨的冰峰雪嶺作為背景

天山是中國的六大霧區之一,特別是高山地區霧日更多,且四季都有

天山石林所在地區的水汽條件和小氣候都很適宜云霧的形成

攝影/王漢冰

天山石林如此多霧,是有著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的,最重要的是要有 充足的水汽

除了周圍山地本身的氣候條件,天山石林腳下的 尤爾都斯盆地(巴音布魯克草原)就是一個巨大的 水汽來源

作為封閉型的高海拔山間盆地,周圍雪嶺冰峰圍繞, 盆地內地勢平坦,排水不暢;氣溫低,地下凍土層發育, 阻滯水分下滲。夏天涼爽多雷雨,冬天則降雪豐沛。

圖為秋草金黃的季節,金色的陽光灑向大地,將整座石林鍍上了一層金色

天山石林所在的山地也是蒙古族的牧場,在不同的季節,牧民們在山上山下有規律地遷徙

攝影/邢善良

石林之畔:

古有東歸傳奇,今有「電力天路」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 天山石林東邊不遠處的一條秘道,可從山這邊的巴音布魯克草原直接翻越中天山的那拉提山,抵達山那邊的伊犁河谷(鞏留縣庫爾德寧鎮那孜溝)。

似雨後長出的巨型蘑菇

從庫爾德寧到天山石林,如果繞行國道218和國道217(獨庫公路),足有500公里左右的路程,可走這條路, 僅有七八十公里

這並不是一條普通公路, 它的誕生與中國第一條翻越天山主脈、跨越冰川和高山凍土區的750千伏 超高壓輸電線路(從伊犁到庫車)有關。

天山石林海拔高,沒有樹,只有高山草甸,但草能長到半人高

山花爭奇鬥豔,如一張巨大的花毯

這條非比尋常的輸電線路全長353.7公里,2016年11月竣工併網輸電,沿途共修築了717座高大的電力鐵塔,分布在天山上下。

為了將修築設備運送到天山深處,才修建的這條簡易砂石路,每年能通車的時間只有 幾個月,甚至比獨庫公路還要 險峻

在小眾越野圈裡,人們將這條路稱之為 電力天路。一些越野探險愛好者甚至把這條路稱為 「小獨庫」,從伊犁河谷到天山石林,也正在成為一條小眾網紅越野線路。

這裡人煙稀少,植被群落和野生動物繁多

除了夏牧場中的羊群,北山羊、天山盤羊也是這片山地中的「居民」,會在峭壁上奔跑追逐

伴隨著季節和溫度的變化,蒙古族牧人在不同海拔處搭起蒙古包

人們領略過伊犁河谷的大美山河,便沿著這條天路翻越天山,奔向巴音布魯克草原之側,天山「心尖」上的雲霧城堡群:天山石林。

本文選摘自《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6月文章:

《高山之巔有石林 天山「心尖」上的「雲霧古堡群」》

撰文/黃疆 沈久泉 攝影/沈久泉 等

責任編輯/陳驚鴻 圖片編輯/吳敬

地圖編輯/陳雲 插圖編輯/王航

審圖號 GS 京(2023)0995號

烏魯木齊:中國三大自然省相會之地

撰文/單之薔

冰雪絲路「朝貢道」連接東北與中原的紐帶

撰文/趙春江 攝影/趙春江 等

北海道小飛鼠 走進「網紅萌物」的莽林生活

撰文/田予 攝影/Tony Wu

高山之巔有石林 天山「心尖」上的「雲霧古堡群」

撰文/黃疆 沈久泉 攝影/沈久泉 等

黃土之下700多年的金戈鐵馬、玉帛笙歌

楊氏墓群揭秘的播州往事

撰文/陳季君 邢祥煜 攝影/趙揭宇 等

冰洞:冰川上短暫的藍色奇觀

——探尋西藏冰川地區的冰洞景觀

撰文·攝影/李珩

瀟賀古道路亭群 它們把南嶺變成了通途

撰文/楊雄心 何東升 劉純 攝影/楊雄心 等

為何全球僅剩千餘只?

——探尋青頭潛鴨瀕危之謎

撰文/危騫 攝影/羅建鴻 等

新疆尉犁:鹽鹼與富饒共生的土地

撰文/金夫 李志剛 攝影/王漢冰 等

微信編輯:倩倩

設計:巍巍

話題

天山還有哪些「小眾」美景?

歡迎來評論區討論!

2023年01月丨它的再次蓄力,能讓江西重回巔峰嗎?

2023年02月丨

在江西,走進地道古徽州

2023年03月丨

從福建石滬到「海峽石滬群落」

2023年04月丨

如果天空也有髮型,會是什麼樣?

2023年05月丨

青海出了個「紅河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f68e8a0cf86aff0de50325ec56f4e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