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燒水後會出現水垢?日常該如何清除?可採取這2招來處理!

2023-09-18     漫說健康

原標題:為何燒水後會出現水垢?日常該如何清除?可採取這2招來處理!

正所謂:「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行的必需品。

同時,飲水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健康之道。通過飲水,可以改善身體的不適,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但在我們喝水的時候,會發現這樣的情況,使用熱水壺或其他燒水設備燒水的時候,經常能發現水面上會出現很多的水垢,出現水垢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PH值

水的PH值一般與地區有關係,不同地區水質不同,自然水的PH值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水的PH值都是在人能控制的範圍之內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水的PH值在6.6到8.5之間,而水的PH值越高,說明水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就越多,就越容易引起水垢。

2、硬度

在飲用水時,除了考慮酸性和鹼性,也需要考慮硬度,容易產生水垢的水通常都是硬質水,其中有較多的鈣離子和鎂離子

這些化合物會在水中不斷地沉積,所以水垢就會越來越多。在燒水的過程中,一些水會跟隨著水蒸汽一起蒸發掉,但水垢會繼續沉澱,覆蓋在水壺的表面。

有時水垢在水中會呈現絮狀的形態,很多人以為這些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內,很容易就會形成結石。

但實際上,水垢對體內結石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基本上在飲水的時候,水垢對身體的危害並不是很大,而且水垢進入身體後會與胃酸相結合,把水垢完全溶解,然後再排除體內。

雖然水垢不會引起體內結石,但還是需要注意,一定要做一些預防措施。

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哪用什麼方法來清理水垢呢?

1、加入白醋

在使用熱水壺時,建議先在水中加入半鍋冷水,然後再加入30克白醋。通電煮沸後,會發現壺內壁的水垢開始慢慢分解。

這是因為水垢吸收掉了白醋中的酸,從而能夠順利地溶解,使水壺變得很乾凈。

2、加入小蘇打

在平時在使用熱水壺時,也可以在倒入水後先加入小蘇打,輕輕搖一搖,然後再洗凈,也可以達到去除水垢的目的。

山泉水,未必如你想像中那麼美好

不少人都認為,山泉水清澈甘甜,經常看到不少老人家帶著大桶小桶去接山泉水,但事實上,飲用過未經處理的山泉水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由於山泉水的水質不穩定,容易受到污染,山泉水沒有經過消毒、凈化處理,可能會攜帶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等,直接飲用或接觸都容易感染病毒或是寄生蟲,對身體造成危害。

而山泉水未經過濾、沉澱、消毒等水質處理,還可能含有有害的重金屬、化學物質和雜質等。這些有害物質可能在煮沸後也無法去除,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如果山泉水被污染,比如含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或者含有化學物質和雜質,那麼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比如引起胃腸道疾病、肝病、腎病等。

因此,不建議直接飲用未經處理的山泉水。為了確保飲用水的安全性,建議使用經過消毒、凈化處理的自來水或者經過處理的井水等其他安全水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ecb28d1afd2f044ff1128dbd97bac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