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論與談·健康科普|帶你認識老年人正壓性腦積水

2024-07-25     健康報

李女士78歲的父親半年前逐漸出現走路不穩、反應變慢的情況,起初,鑒於老人年齡較大,家人並沒有給予重視,但老人的症狀逐漸加重,出現行走困難、記憶力下降、反應變慢和尿失禁。最近,老人到醫院就診,CT檢查提示腦積水。日常生活中,人們可能會聽到過「腦積水」這個詞,但真正了解它的人並不多,特別是正壓性腦積水這種老年人較為常見的疾病,往往會被忽視。在門診中,醫生遇到的老年人腦積水,多是正壓性腦積水。

問題1:什麼是正壓性腦積水?

正壓性腦積水在醫學上被稱為正常壓力腦積水,是一種逐漸進展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可出現於任何年齡階段,好發於老年人群。該病的特徵是腦脊液在腦室系統異常積聚增多,儘管腦室壓力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但腦脊液的積聚導致腦室擴張。

人的大腦就像一座城市,而腦脊液就是這座城市裡的車輛。正常情況下,車輛交通是順暢無阻的,但當某些原因導致「交通堵塞」時,車輛(腦脊液)就會在某些地方積聚起來,形成腦積水。而正壓性腦積水,就是在沒有明顯腦室壓力增高情況下發生的「交通堵塞」。積聚的腦脊液壓迫周圍正常腦組織,導致大腦功能受影響,如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痴呆、重度肢體運動障礙等後果,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

問題2:為什麼會出現正壓性腦積水?

腦脊液是大腦和脊髓周圍的液體,於腦室中產生,並通過特定的通道循環流動,最終被腦內的特殊結構——蛛網膜顆粒吸收。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身體會發生很多變化,大腦也不例外。老年人的大腦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萎縮,腦室系統會因此而擴大。此外,頭部外傷、腦梗或手術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出現腦積水吸收功能障礙,影響腦脊液的正常流動。

目前正壓性腦積水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腦梗死、腦膜炎、腦出血、腦外傷等疾病的併發症,導致腦脊液吸收受阻,從而在腦室中積聚。然而,更多的正壓性腦積水沒有明確病因和誘因,被稱為特發性正壓腦積水。

問題3:正壓性腦積水有哪些典型表現?

正壓性腦積水典型表現包括:步態異常,表現為動作遲緩,患者出現行走困難,如起步時感覺邁不開腿,步態僵硬、緩慢或不協調,嚴重者不能行走;認知功能下降,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反應變慢,注意力下降,嚴重者可能導致痴呆;尿失禁,表現為小便控制能力下降,如小便頻繁或尿失禁。以上症狀被稱為正壓性腦積水「三聯征」,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以上三個症狀。另有部分患者會出現眩暈、間斷髮生一過性意識障礙、眼球震顫、便秘、視物模糊、癲癇等。出現以上任何症狀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上圖為正壓性腦積水患者CT表現,可見腦室明顯擴大(細箭頭為腦室),腦室周圍腦組織可見顯著水腫(粗箭頭為腦室旁水腫);右圖為正常成人頭部CT,腦室無擴張。

問題4:正壓性腦積水需要做哪些常見檢查?

醫生在門診中遇到此類患者時,首先會詳細詢問症狀開始時間、進展情況以及可能的誘因等。針對腦積水,頭部CT或磁共振檢查尤為重要,可以直觀觀察腦室的大小和形態,以及周圍腦組織受壓情況,嚴重者可見腦室旁組織水腫,醫生可根據影像學表現評估患者腦積水嚴重程度。治療前還需要評估患者的運動功能,並進行神經心理測試(包括認知功能、記憶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等)。

另外,對正壓性腦積水患者,腰椎穿刺試驗也很有必要。腰椎穿刺是一種醫學診斷手段,通過在下背部插入細針至椎管抽取腦脊液來檢查,能幫助醫生診斷和治療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一方面,可以通過腰椎穿刺來測量患者的顱壓,判定顱內壓是否升高;另一方面,腰穿後可以釋放腦脊液,通過比較放液前和放液後患者臨床症狀的改善情況,為後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問題5:腦積水有哪些治療方法?

腦積水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見效快,但部分手術不耐受老年人,或早期輕度腦積水患者,可嘗試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乙醯唑胺片、醋甲唑胺片等減少腦脊液分泌的藥物,可通過抑制碳酸酐酶活性減少脈絡叢組織分泌腦脊液;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等脫水劑,可通過增加血漿滲透壓,促使腦脊液向血漿轉移,減少腦脊液的積聚;呋塞米、氫氯噻嗪等利尿劑,可通過增多尿液生成,間接增加血漿滲透壓,促進腦脊液排出。以上藥物通過直接或間接作用減少顱內腦脊液,從而起到降低顱內壓的作用,均需在神經內外科醫生指導下應用。

針對腦積水有多種手術方式,包括腦室和腦池造瘺術、腦室分流術、脈絡叢切除/電灼術、導水管成形擴張術等,腦室分流術較適用於正壓性腦積水患者。腦室分流術又包括腦室腹腔分流術、腦室心房分流術、腦室靜脈竇分流術等多種術式,其中腦室腹腔分流術對多數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來說最安全可靠。

腦室腹腔分流術大致原理是應用手術手段減輕腦脊液在腦室內的積聚,通過分流裝置將腦脊液從腦室引流到腹腔中,由腹膜吸收多餘的腦脊液。這種手術方式應用廣泛,技術成熟,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安全性比較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目前可調壓分流管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術後可以針對每位患者術前壓力和症狀改善情況,進行個體化壓力設置,保障了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問題6:正壓性腦積水患者日常如何護理?

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後,患者需要進行日常護理包括醫療護理,定期到醫院進行影像學複查、分流系統功能評測,症狀較重的患者需在專業的醫療機構或請醫療護理人員進行專科護理;康復治療,專業醫療康復及日常康復護理對改善步態和恢復日常生活質量尤為重要。

正壓性腦積水患者的預後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的時機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對於早期症狀較輕度的患者,如診斷和治療比較及時,可以顯著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然而,如果患者病情已經嚴重進展,影像學檢查出現嚴重腦水腫,甚至出現痴呆,這時患者腦組織損害已不可逆,即使再行分流手術治療,患者的認知和運動等功能也很難恢復。

正壓性腦積水的研究正在不斷進展,科研工作者正在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更精確的診療手段。已有科研團隊通過研究腦脊液在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的生物物理學特性,對分流裝置進行優化,以期待進一步提高個體化治療效果,降低併發症發生率;另有研究探索如何通過藥物或其他非手術手段更有效地改善腦脊液的吸收。

正壓性腦積水是可以治療的,但需要及時診斷和適當治療,老年人出現走路不穩、認知功能下降和小便控制差的情況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及時的藥物或手術室治療,綜合的醫療護理、康復治療及心理支持,使很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策劃:全國疾控宣傳平台

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田凱兵

編輯:張曌

審核:劉志勇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eb7a9d38fc4d5dd88e1ac29ae6908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