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28日電 (羅琨 實習生 肖立群)2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參加香港金融管理局—國際結算銀行高級別會議時回應現場提問時指出,在快速發展幾十年後,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轉型期,呈現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對於新房的需求在下降;第二,房地產市場在城市之間呈現出分化的狀態;第三,城市化的腳步在繼續,需求從新房轉向二手房,租賃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潘功勝指出,這樣一來,房地產市場就會經歷一定的調整。長期看,這種調整對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有益的,但是短期內應當防止溢出性風險。
「在這方面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鼓勵商業銀行和借貸者去協商貸款利率,提供金融支持保證房地產商能夠及時交樓。我們也向地方政府提供資金支持,讓他們可以在房地產商那裡購入房產,作為公租房提供給低收入人群。」潘功勝說。
此外,潘功勝還指出,中國還鼓勵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產商進行債務重組,並且支持房地產市場進行併購,這些措施正在逐漸起效。
談及房地產市場的溢出效應,潘功勝指出,目前這種溢出效應還是相當有限的。目前,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貸款餘額的23%,其中約80%為個人住房貸款。「一直以來,在中國,我們實行非常審慎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房地產市場調整對金融體系的外溢影響總體可控。」
「總體來講,中國的房地產業正在尋求新的平衡。」潘功勝還提及他讀到的一份標普報告,這份報告預計房地產市場已經見底。
11月27日,標普信評發布題為《築底與新平衡:2024年房地產開發行業信用趨勢展望》的報告。報告認為,2024年仍是房地產銷售的築底之年,但市場也不會再度大幅下跌。
潘功勝說,展望未來,城市化的趨勢將會繼續,城市人口將會繼續增加,對於基本的房屋需求依然強勁,相信這會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羅琨:[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