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縱深|蔡旭哲:二度飛天探蒼穹

2024-10-31     天天正能量

閱讀提示

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1時,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埠,3名航天員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的第5次「太空會師」。

會師的6名航天員在空間站拍攝了一張全家福,這張頗具意義的照片展現了「70後」「80後」「90後」齊聚太空,也實現了三名河北籍航天員同框。他們分別是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和王浩澤,以及神舟十八號航天員李聰。

河北日報記者走訪了蔡旭哲和王浩澤的家人、老師、同學,了解兩位航天員的成長故事,探尋他們逐夢航天的精神力量。

10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和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交流的畫面。新華社記者 李 傑攝

「中國空間站,我回來了」

「5、4、3、2、1,點火!」

10月30日4時27分,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5時許,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幾乎同步,深州市的一個小村莊裡,在蔡旭哲父母家觀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的親友們,從緊張得鴉雀無聲到激動得掌聲雷鳴。

蔡旭哲的母親陳小俊對著電視機螢幕里的兒子看了又看,她說:「和上次回家變化不大,狀態挺好的。神舟十四號返航後到現在,他就回過一次家,只住了三天。等他這次回來,我要給他包黃韭餡餃子。」

蔡旭哲的姐姐蔡旭娜特意穿了一件紅外套,看著螢幕她擦著眼角說:「這次弟弟的任務更重了,但我相信他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

2022年,蔡旭哲曾作為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飛船發射當天,他的父親蔡占魁在接受河北日報記者採訪時一度落淚:「他這一飛,把我的心也帶上去了。」

10月30日,被激動、自豪多種情緒包圍,蔡占魁幾乎一夜未眠。不過,面對兒子二次飛天,他坦言心裡踏實了許多。「驕傲又欣慰!他是軍人,祖國需要就得往前沖,我相信國家。」他說,「希望兒子圓滿完成任務,順利歸來!」

蔡家大門口貼上了新對聯:「壬寅飛天虎踞天宮驚世界,甲辰駕舟龍游寰宇續輝煌」。橫批「航天輝煌」。

前來道賀的村民擠滿了房間。蔡家客廳牆上懸掛著「英雄航天員之家」金字牌匾,茶几上放了一本蔡旭哲用過的初三年級化學練習冊,略顯褶皺的書皮上寫著:「像英雄那樣生活。」蔡占魁說,這是兒子曾經的誓言。

1976年出生的蔡旭哲,高中畢業前都在深州度過。昔日的老師和同學,對蔡旭哲印象深刻。很多人記得,蔡旭哲上中學時的偶像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英雄飛行員王海。

蔡旭哲的三叔蔡占松曾是一名軍人。蔡占松回憶,蔡旭哲小時候每次看到他穿軍裝回家都特別眼饞。「他戴上軍帽學敬軍禮,還說長大了也要參軍報國。」

蔡占松還記得,那時蔡旭哲就非常喜歡飛機。一聽到天上有飛機飛過,就會跑到院裡盯著看,直到飛機消失在天邊。「現在,成為航天員,也算實現他的願望了。」蔡占松欣慰地說。

10月30日,踏著夜色,蔡旭哲和乘組成員乘車抵達發射塔架,等待進入飛船時他向著鏡頭滿面笑容說:「中國空間站,我回來了。」

有網友翻出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後蔡旭哲出艙時的視頻,視頻中蔡旭哲曾說:「星河燦爛,一覽無餘。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太空家園。」

原來這就是夢想成真。

蔡旭哲在進行植物培養訓練(2024年8月27日攝)。新華社發(徐部攝)

「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是一場接力賽」

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會師。至此,我國「70後」「80後」「90後」航天員齊聚「天宮」,完成中國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會師」。

中國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會師」,蔡旭哲也是重要參與者之一。

2022年6月,作為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成員,蔡旭哲參與了很多首次——首次實現兩個20噸級太空飛行器在軌交會對接;首次進入問天艙;首次進入夢天艙,開啟中國人太空「三居室」時代;首次進行在軌輪換;首次跨艙段艙外行走……

「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是一場接力賽。」在10月29日上午的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會上,蔡旭哲回答記者提問時這樣說。

2003年10月15日,蔡旭哲在電視機前收看了航天員楊利偉圓滿完成我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的新聞。2010年5月5日,蔡旭哲成為這場接力賽的其中一員——他和其他6名戰友被選拔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並在12年後被選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

僅僅22個月後,蔡旭哲就再赴星辰之約,成為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刷新了我國航天員重返太空最短用時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這次,「70後」蔡旭哲擔任了指令長。

按計劃,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將完成多次艙外活動,為空間站外部重要點位加裝防護板,操作近百個實驗項目。

「我們在一起備戰一年多,在地面進行了大量的針對性訓練。」蔡旭哲在答記者問時說,他們把之前歷次出艙經歷的有益經驗都梳理清楚,把各種方案預案都訓全訓好。

蔡旭哲毫不掩飾對兩位隊友的認可。他誇讚02(宋令東)操作能力很強,思維靈活;誇讚03(王浩澤)理論功底紮實,耐心細心。「我們團結如一人,兩個隊友勇敢自信、陽光樂觀,和他們在一起,我的心態也變得更年輕了。」蔡旭哲說。

這場接力還在延續。

蔡旭哲曾經就讀的小學母校里,航天航空科普知識隨處可見,立志報國的標語醒目亮眼。他的學弟學妹們面對記者的採訪都圍過來,嘰嘰喳喳說著自己的夢想——要以蔡旭哲為榜樣,長大後也要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當年從這裡走出去的大男孩,已成為全校學生的偶像。(河北日報記者 邢雲 白雲 焦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d3dc849faae6f988bf3a07695881b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