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才是「正常人」

2023-07-23     十點讀書

原標題:不完美的,才是「正常人」

愛情、婚姻、親密關係,越來越成為讓人敬而遠之、甚至是恐懼的詞。

網絡上的故事,充斥著吵架、不忠,談不妥的財力、做不完的家務;

電視劇里的「愛人」,總是很極端,不是油膩中年、出軌、PUA的渣男、渣女,就是毫無破綻、又高不可攀的的霸道總裁、完美大女主。

找到一個有優點也有缺點、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越來越難了。

什麼樣的對象能帶來優質的愛情、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愛爾蘭女作家薩莉·魯尼的小說 《正常人》里,就有這樣一對害怕自己不是「正常人」、力求維持完美形象,卻傷害了摯愛的年輕人。

薩莉·魯尼|上海譯文出版社

瑪麗安和康奈爾生活在愛爾蘭西部的一個小鎮上,他們同在一所中學念書,也同樣生活在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

不同的是,瑪麗安生活在豪宅里,父親雖然早逝,但家境優渥,媽媽是律師,一家人過著富裕的生活。

而康奈爾的媽媽是瑪麗安家的幫傭,在17歲的時候因為懷孕輟學,獨自撫養孩子。

瑪麗安很聰明,在外人看來,她富有、智商高,同時對人冷漠,特立獨行。

別人都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時,她總是一個人看小說。

這樣一來,沒人想和她做朋友,不過瑪麗安並不在乎。

康奈爾則剛好相反,他雖然家境清寒,人緣卻很好。

他英俊帥氣,是足球隊的主力,很多女生崇拜的偶像。

在學校,他配合著同伴們,課後一起談論女生,吊兒郎當,還常常出入酒吧。沒有人知道,他做這些為的就是讓大家把他看作是「正常人」,而不是貧窮、孤僻的怪人。

康奈爾和瑪麗安,各自生活在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社會關係里,又一定會發生交集。

因為母親在瑪麗安家做幫傭,康奈爾常常去瑪麗安家等母親下班,這樣一來,他和瑪麗安也偶爾會一起聊聊天。

當他們單獨相處的時候,都變得和在別人面前不一樣了。

康奈爾私下裡也很喜歡讀書,只是和男孩兒們在一起的時候,大家只會聊鎮上的八卦、學校的女孩兒,沒有人關心他讀什麼書、有什麼見解。

他能和瑪麗安一起談論看過的書籍,討論各種政治人物和社會事件。

在選擇高考志願時,康奈爾只想在附近找一個大學、拿個文憑,學一個容易找工作的專業,將來找個門當戶對的女朋友,過正常人的生活。

而瑪麗安則鼓勵他,「 你讀了那麼多書,不是為了任何考試,也不是為了迎合任何人,而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你應該報考首都都柏林的聖三一大學。

雖然兩個年輕人私下裡情投意合,但是到了人前,康奈爾卻不敢讓同學們知道他們的關係。

「如果被大家知道自己和人緣最差的富家小姐在一起,別人會怎麼看我?他們還會願意圍繞在我身邊嗎?」

在學校,康奈爾裝作不認識瑪麗安。

臨到畢業,也到了學生們社交活動最密集的時期,各種畢業舞會層出不窮,康奈爾收到了女生雷切爾的邀請。

雷切爾長得漂亮,人氣高,學校里的人都知道她喜歡康奈爾。康奈爾知道,如果去了雷切爾的舞會,瑪麗安一定會傷心,但是為了保住自己在朋友中的形象,他還是去了,並且不承認自己和瑪麗安的關係。

傷心的瑪麗安選擇了分手。

可笑的是,到了畢業舞會那天,不安的康奈爾獨自到小花園裡抽煙,朋友埃里克走到身邊,聊起了過去的生活。

他們提到瑪麗安,埃里克說,其實大家早就知道了他和瑪麗安的關係。

康奈爾愣住了,他以為的秘密,其實人盡皆知;他以為別人會為了這件事而疏遠他,其實這在別人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他最在乎的事,原本別人根本不在乎。

可是,他給瑪麗安的傷害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新的大學生活開始,康奈爾和瑪麗安一起考進了聖三一學院,這裡的學生大多出身名流,在這些光鮮亮麗的同學中,康奈爾在小鎮上的光芒變得微乎其微。

在這裡,康奈爾結交了新的女朋友海倫,海倫和他一樣平凡,康奈爾可以輕鬆地和海倫一家吃飯、陪她參加朋友的派對,沒有誰配不上誰的焦慮。

他感覺,「仿佛一隻重得難以想像的蓋子從他的感情生活上方揭走了,他突然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了。」

進入大學的瑪麗安也變了,身邊的朋友都同樣家境優渥,在社交場合也變得如魚得水,也有了新的男朋友。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男友是個虐待狂,經常對她施暴。

再一次遇到康奈爾,兩個人都成熟了一些,瑪麗安第一次講出自己的傷口。

父親健在時,常常對母親實施家暴,偶爾也會打她。哥哥模仿父親的行為,也不斷貶低她、毆打她,母親則視而不見。

她不敢告訴別人,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陷。

到此時,兩個人才明白, 原來自己看似強大,其實內心都隱藏著深深的自卑。

缺錢的康奈爾擔心自己家境配不上瑪麗安;缺愛的瑪麗安同樣擔心自己配不上陽光自信的康奈爾……

於是互相試探、互相傷害。

他們就像兩個刺蝟,為了取暖相互靠近,卻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傷。

在小說的結尾,康奈爾理解了瑪麗安的脆弱,用心體察她的情緒,帶她逃離了畸形的原生家庭,瑪麗安也鼓勵康奈爾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他發表了小說,被研究生院錄取。

這是一個被愛情治癒的故事,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徐凱文曾說:「 高質量的親密關係,是我們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底氣和財富。

來自父母、伴侶、摯友的高質量陪伴,是幫助我們度過人生危機的關鍵支持。」

而那個能給你高質量親密關係的人,不是男神或者女神,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愛有憎,能讓你袒露傷口、也能互相治癒的正常人。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d3b0daa6e18180a6fcaf743096f9b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