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選題關乎學術論文的創新程度及水平高低。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初學論文寫作階段,不少博士研究生在鑽研了部分龐雜的專業知識以後,面臨著無題可論、不知從何入手的困境。達晉編譯認為,擺脫這種困境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從學術期刊中挖掘和尋找選題。學術研究的基本話題在較長的時期內變動不大,很多問題爭論未決,歷久常新,比如管理學和經濟學中的土地流轉問題,教育學中的考試問題,從學術期刊網上可以查找到上萬篇文獻,但是,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解讀、不同的邏輯,能夠源源不斷地寫出新意。而且,在學術期刊網上通過關鍵詞檢索某個選題,其研究進展一目了然,文獻追溯也很系統。而專業書籍屬於個人專論,時效性又滯後,顯然不具備這個優勢。
因此,博士研究生應長期不定期地到圖書館翻閱本專業學術期刊,這既有助於獲取相關學術信息,也有助於捕捉學術論文選題。當然,由於知識爆炸,現在的學術研究朝專、精、深方向發展,所以翻閱學術期刊時沒有必要細讀全文──感興趣的論文除外,我們只需要翻閱每期的學術期刊標題即可,通過他人的研究選題,挖掘潛在信息,從中獲得選題靈感。如果因各種原因圖書館的本專業期刊有限,可以在學術期刊網上通過「刊名」的方式檢索與本專業相關的所有核心期刊,從而獲得選題信息。
二、從專業書籍中拓展自己的思路和選題。如果本碩博或者碩博是同一個專業,或者即使是跨專業攻讀博士學位者,在比較牢固地掌握了專業知識以後,除了從學術期刊中挖掘和尋找選題以外,還可以通過專業書籍尤其是經典書籍的閱讀,在靈光一現中獲得選題。其實,任何一門學問,鑽研到了極致都是美學。因此,在閱讀專業書籍時,我們將會在獨到的閱讀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獲得一個個學術興奮點,以此找到闡釋問題的出發點。
在選題過程中,興趣至關重要。正如著名的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所言,學業之旅是長程賽跑,那麼,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動力就是興趣。因為有興趣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靈感。當然,剛剛進入學術研究領域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多翻閱專業學術期刊,多閱讀專業書籍,我們將會逐步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