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年足尖旋轉
廈門95後女孩跳上春晚舞台
#子非魚·人物訪談
#三月·女性說
印象中
痛風應該是爺爺和爸爸輩的事情
殊不知
這種原本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的疾病
正在慢慢走向年輕人...
#0 1
小伙用盆炫麻辣燙
雙腳長滿痛風石
小張今年30歲
特別愛吃麻辣燙
已經到了成癮的地步
尤其愛喝底料的湯
一次能「炫」一大盆
麻辣燙是高熱量食品
湯里嘌呤也很高
小張這麼愛吃自然是體重超標
再加上平時又愛喝飲料
小張年紀輕輕就患上了痛風
可他並沒有在意
直到前段時間
小張的痛風發作越來越頻繁
且腳上關節紅腫發燙
變成了「大象腿」
他才著急地來到醫院檢查
這一查可不得了
小張體內尿酸含量嚴重超標
腳上長滿了痛風石
走起路來像八九十歲的老人一樣
只能一小步一小步挪動
#0 2
痛風低齡化
90後、00後患者增加
醫生介紹
痛風石的形成
跟嘌呤的攝入有關
嘌呤攝入太多排不出去
尿酸鹽結晶蓄積在體內
隨著血液在全身流動
沉積在關節和皮下就變成了痛風石
現在年輕人普遍愛吃
火鍋、海鮮等高嘌呤食物
也導致痛風患者呈現低齡化趨勢
國家風濕病數據中心(CRDC)網絡註冊
及隨訪研究的階段數據顯示
目前我國痛風的患病率為1%~3%
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飽受這種疾病的困擾
#0 3
生活方式埋下很多雷
年輕人發生痛風,除了遺傳因素,還和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繫。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都跟以前大不相同,可能面臨更多的風險因素。
1、高嘌呤飲食:在年輕人的飲食中,海鮮、肉食的比例越來越高,而新鮮蔬菜的比例逐漸下降。
2、飲酒:生活壓力大,社會交往多,應酬推不掉,飲酒變得普遍。
3、肥胖:我國青少年的肥胖比例越來越高。《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數據顯示,我國6~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
4、喝水少:很多人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每天飲水量不足,導致尿酸排泄減少。不少青少年日常水的攝入以飲料為主,這是一個非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痛風、糖尿病而言,飲料的危害甚至超過酒精。
5、熬夜:熬夜會導致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新陳代謝失調,免疫因子的生成減少。長期熬夜,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精神不振、易感冒、易過敏的狀態,血尿酸也會升高。
6、不健康的鍛鍊方式:規律鍛鍊可以降尿酸,但身邊的年輕人,要麼不鍛鍊,要麼偶爾來一次大量運動(尤其是無氧運動),既容易損傷關節,又會引起肌肉損傷、組織分解導致血尿酸升高,升高的尿酸沉積在損傷的關節,容易導致痛風。
#0 4
如何減少痛風發作
年輕人痛風的發生,相對來說主要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遺傳因素或身體素質我們改變不了, 能改變的就是各種不良生活習慣。
所以,《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推薦痛風患者遵循下述原則:
限酒
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防止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
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
大量飲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
控制體重
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規律飲食和作息
規律運動
禁煙
痛風危害大
預防有方法
生活上
我們要做到這四點
多喝水、管住嘴、邁開腿和減減肥!
別等出現痛風症狀了
再來降尿酸
┃圖文編輯:安生
┃圖文來源:健康中國、大象新聞、網絡綜合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號:daydayxiaoyu
點擊 查看 廈門發布 清明 最新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