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高能,這劇太「嚇飯」

2022-05-27     紅顏秀影

原標題:全程高能,這劇太「嚇飯」

近幾年ip改編劇十分火爆,很多網文遊戲都被買下版權打造成「真人版」影視劇,照理說,像這樣的劇,有原著粉支持應該熱度極高。

但由於選角劇情還原度等問題,那些年被稱為神作的ip已經快爛大街,比如快被拍包漿的《鬼吹燈》系列。

每年都有系列新作,但能被觀眾認可的高口碑作品,卻屈指可數。

最近,知名度同樣很高地推理懸疑小說《法醫秦明》系列,也出了部新作。

《法醫秦明之讀心者》

因為原著小說作者秦明本人是法醫工作者,所以他的書一直很受粉絲喜愛。

2016年,張若昀李現主演的《法醫秦明》,改編自系列第三部《第十一根手指》。

雖然是網劇配置,但案件偵破過程邏輯清晰,故事線流暢,在前幾年算得上是良心網劇。

而這部劇是改編自法醫秦明系列小說第一部《屍語者》。

相較於第三部,這一部則更加寫實。

講述的是法醫研究生秦明為調查母親遇害真相,隻身來到母親的老家龍番市,並在此接受歷練成長的故事。

這時間段的秦明,還是一個剛入職場不久的大學生,張耀飾演的秦明一身清爽造型,還是比較符合人物形象的。

第一個案件,「巨人觀屍」案。

月黑風高的夜晚,三名探險主播聽聞荔枝園附近鬧鬼,便為流量來到這裡開直播,三人一路打打鬧鬧來到冷庫。

突然,他們看到一個黑黝黝的東西,走近一看,居然是一具腐爛發臭的屍體。

秦明等人趕到現場,發現死者是一位年輕三胎孕婦,有死後分娩現象,俗稱「死人生孩子」。

形成巨人觀屍體,即高度腐敗的屍體現象。

經屍檢,確認死者是被一個鈍器反覆擊打導致腦組織挫傷出血而死,卵巢腐敗自溶,可以得知死者生前做過非法取卵術和減胎術。

這是一位名叫孫曉月的代孕媽媽。

從孫曉月弟弟口中得知,孫曉月生前沒什麼正經工作,一直在和男友同居,因為男友劉玉山網上賭博,孫曉月不得不陪酒賺錢,兩人經常在家起爭執。

甚至在孫曉月出事前,劉玉山還說過要帶孫曉月一起死。

在弟弟看來,劉玉山一定是殺害姐姐的兇手。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很快,秦明便找到了劉玉山,此時的劉玉山蓬頭垢面,精神恍惚,基本可以確定荔枝園附近傳出的女鬼,就是他。

其實,劉玉山在沒沾染賭博前,也是個每天拚命加班的平凡社畜。

和正常人一樣,兩點一線上班下班。

可當他看到同事意外過勞死後,他的精神狀態便一落千丈,整個人頹廢邋遢,甚至辭職玩起了網絡賭博。

而孫曉月就是為給他還債,才會給人做代孕媽媽。

但劉玉山並不理解。

雖然當他知道孫曉月懷孕後,對生活突然充滿幹勁,每天兼好幾份工作,只為以後一家三口可以幸福的生活。

但是,他能努力生活,是因為他以為孫曉月腹中的孩子是自己的。

可當他看到孫曉月大著肚子被陌生男人攙扶時,便得知孫曉月說的「鄉下養胎」是謊言,他便認定孫曉月出軌,還懷了別人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一出,便成為壓死劉玉山的最後的一根稻草。

審訊室內,他神神叨叨地敘述了自己將孫曉月殺死的經過。

可在秦明看來,他並非真正的兇手,因為劉玉山並沒有敘述詳細的殺人經過。

而且在孫曉月家中玄關處,也存在爭執混跡,兇手似乎另有其人……

一個案件四集,在這本《屍語者》中共描述了20個挑戰心理極限的重口味案發現場,算得上同類型尺度比較大的,雖然不知道劇中改編會刪減多少,但從前十集來看,屍體模具的確很逼真。

比如開局「巨人觀」屍體現象,太嚇飯,我就不放圖了。

而每個單元選題,也都緊扣近兩年被大家如火如荼討論的社會議題,非法代孕、過勞猝死、直播自殺……

在很多觀眾心目中,張若昀那版的《法醫秦明》毫無疑問是白月光的存在。

而這一版秦明的單元故事,雖然推理細節相較前者稍微薄弱,但似乎比前者多了些意難平的情感,人物刻畫十分細膩。

比如,第一個案件中的精神病男友。

雖然他自暴自棄的生活,但他為了女友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努力生活,可當誤會女友背叛自己後,便由愛生恨,令人一片唏噓。

再比如,被女兒造謠性侵的父親,在女兒眼中,他是一個坐過牢的粗人,甚至很多時候女兒是怕他的。

但其實,不管他性格差成什麼德行,他對自己女兒的愛是永遠不會變的,只是在表達方式上出了問題。

有些故事看似荒唐,實則卻是人性內心本質,總需要一些犧牲才能令當局者清醒。

我看豆瓣很多網友都在說男女主演技問題,這點的確毋庸置疑,兩人都很稚嫩。

但如果按照單元劇評分,它不至於才一兩星的分數,一個支線故事一波三折,層層反轉,還是很吸引人的。

不到最後一秒,誰都猜不到兇手。

比如,代孕媽媽案中被鎖定的三個「兇手」。

這部劇在細節把控上也十分精準,邊邊角角都沒有放過。

在第四集中,代孕僱主被警方追擊時,情急之下踩了急剎車,這種衝擊力足以將臉部撞到方向盤,僱主的眼鏡邊框、額頭都有明顯紅印。

不過,有些劇情還是撐不起來,比如第一集劇情還是挺勸退的,剛畢業的法醫就敢在車站用筆芯給氣胸患者開胸,這主角光環有點閃過頭了。

但總體來看,雖然不及張若昀那版推理邏輯性強,但在人物刻畫上似乎更勝一籌。

讀心,細膩的情感應該是這部劇的主旨。

拋開主角演技加無用戀愛情節不說,這部劇可看度還是挺高的,記得不要吃飯時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cda648b4a4488b05cc972b5169ca7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