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圖/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家是我們永恆的港灣,是我們一想到內心就會湧現出暖意的地方,是永遠的退路,也是永遠的歸宿。
無論在外漂泊多久,無論獲得了多大的成就,家庭的溫暖都是每個人心底的希冀。
想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幸福美滿,家庭成員團結一心,整個家族都興興向榮。
只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越來越興旺,也有一些家族不知不覺當中走向衰亡,越來越沒落。
一個家庭的興衰成敗,往往不是一個人所致,而是和家庭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息息相關。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和才會事事興旺,若家裡時常烏煙瘴氣,那麼再多的榮華也不過只是一葉障目。
那些越過越旺的家庭,從上到下都是團結一心,父母慈愛,兒孫爭氣,家庭和睦,而反觀那些逐漸走向衰敗的家庭,他們往往也是會有一些共性的,逃不過這些原因。
父母拎不清,對子女過多干涉
父母在一個家庭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家庭的橋樑,把整個家庭成員都連接了起來。
有一對開明的父母,是一個家庭的榮幸,可以給子女一個溫馨的環境,讓整個家庭都保持一種和諧的氛圍。
觀察那些和諧幸福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因為有一對開明的父母,他們會給予子女足夠的自由空間,去施展自我,不會過多干預子女。
反觀那些雞飛狗跳的家庭,父母往往或許迂腐偏執,總是頻繁地插手子女間的事,到最後很容易導致矛盾頻發,家庭不得安寧。
比如一些多子女的家庭,父母有很明顯的偏心,總是想要給予自己心疼的兒孫更多的優待,甚至還有不少父母,重男輕女,通過收刮女兒來填補兒子,如此做的結果便是滋生怨憤,也離間了家庭成員的感情。
還有一些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忍不住想要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但是很容易會有一個極端,打著愛的名義去做出一些綁縛子女意志的事情,讓子女產生叛逆心理,到最後罅隙產生。
有一對拎不清的父母,是一個家庭的禍根,他們總是穿插在子女之間,干涉兄弟姐妹之間的事情,插手孩子夫妻間的事,看上去是為了子女好,實際上卻是扮演著挑撥的角色,讓家庭很難保持和睦。
而一對開明的父母,便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讓家庭成員都擰成一股繩,團結一心,讓家庭興興向榮。
子孫啃老,不務正業,依賴心過強
家庭想要興興向榮,是需要代代傳承下去的,而不是僅憑一代人的力量。
有一些家庭,父母打下了江山,給家族奠定了很好的基調,但是卻毀在了後代身上,讓家庭持續走下坡路。
家族的興旺,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後代身上,後代強則家族強,倘若後備力量不足,那麼家庭註定走向衰敗。
《小敏家》裡面的金波就是一個例子,當初在老家,他們家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小敏母親就是看中了他家的財力,才逼迫小敏嫁給了他。
父親是紡織廠廠長,對金波過度溺愛,導致他成為一枚妥妥的啃老族,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做些不切實際的美夢,喜歡酗酒,到最後親手造成家庭離散。
盲目投資失敗,欠了一堆外債,把父母留給自己的房子賣了,有這樣的後代,家庭衰敗是遲早的事。
子孫不務正業,毫無上進之心,只是依賴於父母,成為啃老族,一味地吸父母的血,最後只會耗盡父母辛苦打下的基業,讓家庭走向衰亡。
想要家庭繁榮,歸根結底要一代更比一代強,唯有代代傳承,才能代代興旺。
家庭成員不合,互相攀比,爭端不斷,甚至結下仇怨
家庭的興衰成敗關乎每一個人,家庭合則家族興,家庭爭執不休,那麼家族很難保持向上。
有一首歌里唱到: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家庭當中的人員,理應團結一心,牢牢抱成團,才能夠讓家庭這艘船隻駛向遼闊的彼岸。
所謂「安外必先攘內」,想要外部興旺,必須先要把內部問題排除,如果家庭內部都不合,那麼一家子人只顧著處理家庭糾紛,哪還有閒心餘力去開疆擴土。
縱觀身邊那些興旺的家庭,他們大多數都相處融洽,家庭內部其樂融融,兄弟姐妹合心,對父母敬重,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同時又保有一些距離,不會做出一些越界的事,更不會理所當然地占家人的便宜。
最好的家人關係就是你過得好我不會眼紅,也不會要求你為我付出,你過得不好,我也不會小瞧你,而是會盡己所能給予你一些資助。
拎得清,懂分寸,知進退,唯有這樣才能夠保持和諧的家庭關係。
那些因為一個人過得好,就有人眼紅,彼此之間互相攀比,爭執不休,因為一點小事就結下仇怨的家族,註定只會走向衰敗。
家庭的興衰,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一家人齊心協力。
上至父母,下至子孫後代,要保持純良的家風,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其樂融融,才能夠確保家庭興旺。
那些衰敗的家庭,和以上這些原因分不開,占一點都會影響到家庭的成敗。希望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夠引以為戒,不要離心,為了家庭而著想,讓家族興興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