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惡人讓《九陰真經》重現江湖,惹得江湖大亂,卻連大俠也尊敬他

2022-04-21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此惡人讓《九陰真經》重現江湖,惹得江湖大亂,卻連大俠也尊敬他

江湖中的腥風血雨因何而起?有人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江湖中的矛盾自然是因人而起了,但這個答案還是不夠明確,對於帶著「江湖」屬性的人來說,他們的矛盾又有哪些?無非兩方面,江湖兒女們因愛生恨的故事有不少,比如《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就是因為遇上了陸展元這個負心漢而變成了後來的女魔頭,不過更多的時候江湖中的習武之人更在意的不是情愛,而是某些武功秘籍,但凡行走江湖者可以沒有情愛,但又豈能不痴迷於高深的武學?讓自己的武功更上一層樓往往才是一個江湖人士行走江湖的初衷,所以各種武俠小說中總會以一些武功秘籍作為導火索引出書中的種種矛盾。

提起金庸筆下最具傳奇色彩的武功秘籍,你會想到哪一部?或者換句話說,金庸筆下影響力最大的武功秘籍是哪一本?毫無疑問是那《九陰真經》,它的影響範圍不僅僅局限於《射鵰英雄傳》一書中,甚至可以說整個「射鵰三部曲」中的種種矛盾皆是因這本武功秘籍而起,它讓江湖人士之間的廝殺持續了上百年,當然,《九陰真經》中所蘊含的高深武學的確是十分誘人,不過比起這秘籍本身來說,難道就沒人關心當年究竟是誰讓這本秘籍重見天日的嗎?

之所以以「重見天日」來形容《九陰真經》是因為這本秘籍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不知在何處的,它的作者在新修版中是那北宋大內文官黃裳,而在連載版中則是達摩祖師,不過還是那句話,究竟是誰創出這本秘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讓它流落到了江湖之中。

筆者最近在讀連載版的故事,就以連載版的原文來看看這個問題,原著第五十四回中提到:「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紀雖小,武林中的掌故倒知道得不少。那九陰真經是武學中第一奇書,相傳是達摩祖師東來,與中土武士較技,互有勝負,面壁九年,這才參透了武學的精奧,寫下這部書來。那一來不知怎樣,此書忽在世間出現,天下武學之士,無一不欲得之而甘心,紛爭不已,據我師兄說,為了爭奪這部經文而喪生的成名豪傑,前前後後已逾百人。凡是到了手的,都想依著經中所載習練武功,但練不到一年半載,總是被人發覺,追蹤而來劫奪。循環往復,殺人無算,得書者千方百計地躲避,但搜尋者耳目眾多,總是放不過他。那陰謀詭策,妙取豪奪的花招,也不知為這部經文使了多少。』」

周伯通這番話是說給郭靖聽得,從他口中可得知《九陰真經》是不知道因為何種原因而忽然出現在江湖之中的,此後是招來了五湖四海的英雄豪傑爭搶它,不少人也因此而死,可以說是惹得江湖大亂,從這一角度來看,讓這經書重現天日的人必定是個惡人,至於這人究竟是誰,其實原著中也有過些許暗示,只要知道誰是第一個練這經書中武功的人便知道答案了。

似乎從周伯通的這番話中只能得到「很多人練過,卻不精」,所以他們都是後來參與爭搶的人,而非第一個放出這本經書的人,而這個惡人,其實就是後來的五絕之一的東邪黃藥師,原著道:「原來陳玄風和梅超風是同門師兄妹,兩人都是桃花島島主黃藥師的弟子。那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只是他的功夫是在桃花島秘練而成,藝成之後,從未離開過桃花島,所以中土武林人士,極少知道他的名頭,其實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黃藥師決不在名聞關東關西的全真教與威震西南的段氏之下……陳玄風臨走時自知目前這點武功,在江湖上防身有餘,成名不足,一不做二不休,竟摸進師父密室,將師父賴以成藝的一部『九陰真經』偷了出來。他得手後遠走高飛,從此不再重踏江南寸土。」

也就是在連載版的設定中,黃藥師的一身武功就是出自於《九陰真經》這本秘籍,「賴以成藝」四字已經足以說明問題,所以讓這經書流落江湖惹來群雄爭搶的人自然就是黃藥師了,至於他從何得到這經書並不重要,而他為何這麼做,一個「邪」字已經足夠說明一切,此人行事風格毫無章法可言,哪怕說他是以此玩樂也不足為奇,不過黃老邪是「邪」了一輩子還能夠得到郭靖、楊過這些大俠的尊敬,那也是他的本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c146ee72aad1f3fdf747d807555e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