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航旅票務行業前景光明

2023-09-02     普華有策

原標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航旅票務行業前景光明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航旅票務行業前景光明

1、航旅票務領域發展概況

航旅票務領域處於民航出行服務鏈條的中端,連接著航空公司和終端客戶,具有票務資源整合與分發的功能。航空公司為航空客運服務的承運人,是航空服務的最終提供者。航空公司銷售機票的渠道包括直接銷售和代理銷售兩類。航司直接銷售渠道包括網絡直銷、在通航城市設立營業部、在機場航站樓設立售票點、開通電話銷售服務中心等;代理銷售渠道包括BSP機票代理人與非BSP一般代理人。航司地域和服務場景覆蓋能力局限性、機票產品時效性以及航司間激烈競爭等因素,決定了代理模式對航空客運銷售行業的重要性。航空公司需要在直銷的同時,通過航空票務代理銷售機票,多渠道觸達旅客,提高航班客座率與運營效益。

航旅票務市場與民航出行發展緊密關聯,民航出行持續滲透,已成為主流出行方式。2011年至2019年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人次)年增速基本保持在8%-12%區間;民航旅客周轉量(客公里)年增速基本保持在10%-14%區間。受外部大環境衝擊,2020-2022年民航旅客運輸量出現大幅度跌幅。2023年隨經濟迴轉,運輸量開始有明顯漲幅,2023年1-7月航旅客運輸量達3.4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7.60%。國內和國際航線民航客運量在外部環境衝擊前保持穩定增長。前期外部環境衝擊導致民航出行場景受到階段性制約,但其實際內生增長動能和需求規模結構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目前整體處於快速回升態勢。

我國民航服務品質、保障能力、質量效率等已取得良好發展成效。截止2022年末,我國民航服務品質大幅提升,以航班正常為核心的運輸服務品質實現根本性扭轉,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有運輸航空公司66家,比上年底凈增1家。按不同所有制類別劃分:國有控股公司39家,民營和民營控股公司27家。在全部運輸航空公司中,全貨運航空公司13家,中外合資航空公司9家,上市公司8家。民航全行業運輸飛機期末在冊架數4165架,比上年底增加111架。2022年,我國共有定期航班航線4670條,國內航線4334條,其中,港澳台航線27條,國際航線336條。按重複距離計算的航線里程為1032.79萬公里,按不重複距離計算的航線里程為699.89萬公里。

2022年,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運輸航空百萬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為0.011。2022年,全年共發生運輸航空徵候291起,其中運輸航空嚴重徵候3起,人為責任原因徵候3起。人為責任原因徵候萬時率為0.005,同比下降70.3%,各項指標均較好控制在年度安全目標範圍內。2022年,全行業共有56家運輸航空公司未發生人為責任徵候。

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民航出行容量規模和質量效率將持續向好,為航旅票務市場形成有力支撐。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2023至2025年是我國民航業的增長期和釋放期,重點要擴大國內市場、恢復國際市場,釋放改革成效,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增強創新發展動能,加快提升容量規模和質量效率,全方位推進民航高質量發展。預期十四五期間,民航運行規模平穩增長,保障起降架次年均增長12.9%,達到1,700萬架次,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17.2%,達到9.3億人次;出行便捷高效,航班正常率超過80%,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和千萬級以上機場近機位靠橋率達到80%,通航國家數量突破70個;服務更加創新智慧,千萬級機場旅客全流程無紙化能力達到100%,行李全流程跟蹤服務水平達到90%。根據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到2027年,民用頒證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約280個,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超過80%,具備無紙化出行能力的機場比例超過99%,民航通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數量超過50個。

外部衝擊未改變民航出行長期向好趨勢,出行場景有序運行引領行業提速發展。隨著國家因時因勢優化外部環境衝擊應對措施,民航出行場景平穩有序持續修復。同時,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為民航出行發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和支撐。根據國際航協分析,2022年航空業復甦呈現積極態勢,客運總需求同比增長64.4%,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68.5%。根據2023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公布信息,民航業將把握好行業恢復發展的節奏,力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976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4.6億人次,總體恢復至2019年的75%左右水平。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預測,2023年航空客運需求將比2019年增長3%。

2、行業發展趨勢

民航出行長期向好趨勢未改,航旅票務「資源+技術」兩翼驅動發展。

前期外部環境衝擊導致民航出行服務場景受到階段性制約,但其實際內生增長動能和需求規模及結構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隨著國家因時因勢優化外部環境衝擊應對措施,民航出行平穩有序持續修復,目前整體處於快速回升態勢。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為民航出行發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和支撐。航旅票務從業者既需要不斷增強在全球範圍內的優質產品資源聚合能力,充分高效適配泛商旅客戶出行場景的多元需求,提供兼具產品豐富度和價格競爭力的泛商旅出行選擇;又需要持續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將數字化手段與泛商旅出行場景深度融合,優化服務效率,精益服務效果。因此,具備強大產品聚合實力和數位技術能力的航旅票務服務商,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3、航旅票務領域競爭格局

我國民航出行服務品質、保障能力、質量效率等持續提升,航旅票務行業市場容量規模和質量效率具備內生增長動能。目前中國有數千家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企業,市場競爭相對激烈,其中絕大多數為地域性的中小票務代理,票源聚合能力偏弱,票務服務效率效果較差,且票務技術水平落後。經歷外部環境衝擊後,航旅票務市場競爭格局有所改善,馬太效應凸顯,具備全球票源聚合能力和數位技術能力的航旅票務服務商市場優勢進一步強化。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航旅票務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後評價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b023913bc0e5f4283c594291f09cb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