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英國為何擔心遭受核攻擊要印發居民防核小冊子?

2020-06-29     哈歷史

原標題:1963年英國為何擔心遭受核攻擊要印發居民防核小冊子?

英國印發防核攻擊手冊內頁

1963年,英國內政部和中央情報局為民防,警察和消防部門分發了《居民如何防範核攻擊》手冊,用以向英國公眾提供在發生核襲擊時應採取的行動指南。英國下議院為此多次辯論。英國究竟為什麼擔心那?

冷戰期間,民防在英國是被經常提及的話題。當時,核攻擊的擔憂影響著普羅大眾。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科學家聯手實施「曼哈頓計劃」對鈾原子裂變釋放能量展開研究,為搶在德國研製成功前擁有原子彈,1939年美國和英國秘密開展了一系列的核合作。

1945年7月12日,第一顆實驗性原子彈開始最後的裝配。7月16日,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試爆成功,史稱「三位一體」核試驗,爆炸當量大約2萬1千噸TNT炸彈。1945年8月6日,美軍向日本廣島投放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8月9日,美軍向日本長崎投擲名為「胖子」的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長崎市被投下的原子彈「胖子」

美英兩國在二戰合作期間簽署和達成了若干協定性文件,如1943年8月《魁北克協定》、1944年6月《美英托拉斯宣言》、1944年9月《海德公園備忘錄》等。直到1946年7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原子能法案》雙方終結了技術合作。美國人希望獨自掌握原子彈的秘密,不願與英國人分享。這對英國人來說既惱火又無奈。1949年8月,蘇聯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美國突然意識到需要增加與蘇聯核對抗的能力,於是美國與英國恢復了核交流合作。1952年10月3日,英國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蒙特貝洛群島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英國進入核武時代。

1953年,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向國家提出建議發展原子能事業。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聽取了李四光、錢三強的回報。會上作出發展原子能事業,研究原子彈的決定。為此選定新疆的羅布泊作為核研究基地。此後,美國不斷派U-2高空偵察機進入中國大陸偵察搜集情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根據情報認為中國在1962年底前會進行首次核試爆,到1965年前能夠試爆核彈。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在1961年曾不無擔心的說:「中國若有了核武器,勢力就會蔓延到整個東南亞,我們要先發制人採取攻擊」。此時英國最擔心的核攻擊問題出現了。美國認為,中蘇分裂為美蘇聯合對中國先發制人創造了機會。

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進行核試爆

1963年7月,美方向蘇聯通報中國核武器研製的情況。甘迺迪試圖說服赫魯雪夫一起先發制人對中國採取軍事行動。但赫魯雪夫考慮再三決定不與美國聯手。美國失去蘇聯的支持,最終也放棄了對中國動手的念頭。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進行了原子彈試驗。從此,中國成為了全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在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下,英國擔心遭到核攻擊印發《居民如何防範核攻擊》的小冊子,也就不足為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WupMnMBiuFnsJQVei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