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一有心慌、心悸或者胸悶氣短等心臟難受的,就覺得自己是得了心臟病。
其實不然,心臟不舒服還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哦。今天就來說說,心臟難受都是哪些疾病預兆。
怎麼排查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
做個心電圖唄。
通常,只要在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做個動態心電圖就可以知道心臟是不是有問題,而如果做了心電圖後顯示心臟沒有異常的,那心臟不舒服的症狀就不是心臟引起的。
但有人要說了,有時候不舒服時間是在晚上,有時持續的時間還很短,去醫院做心電圖多不方便啊。
其實你還可以佩戴一個動態的24小時的心電圖啊,它一樣會告訴你心臟是否異常。
一般來講,心電圖沒有顯示異常的,那大多不是得了心臟病。
但是如果總是心臟不舒服,心電圖還看不出什麼問題,那就要查查其他原因了。畢竟,引起心臟不舒服的因素還有很多。
還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心臟不舒服?
不知你有沒有發覺,在長時間的精神緊張或是睡不好後、食用過多辛辣食物或是喝了濃茶和咖啡後,以及突然間太過勞累或者走太快、爬太多階梯等劇烈運動後都會有心慌心悸或是心跳太快的感覺?
當然,這些都是生理性的,一般不需要擔心,經過飲食調整或是生活起居等習慣改變後,都會得到緩解。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病理性疾病:
貧血
很多人覺得貧血頂多就是面色發黃、乏力、引起低血壓這些,其實它還會引起心慌、心動過速,甚至會導致貧血性心臟病。
但它比普通的心臟病好的一點是,它會隨著貧血症狀的改善完全恢復。
頸椎病
有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症狀,但同時還伴隨頸、肩、上肢和手部疼痛麻木以及頭暈等表現,也就是頸心綜合徵。
一般按照頸椎病的方法治療後,就會得到改善。
肺栓塞
除了常見的咳嗽、咯血、胸痛症狀外,大部分的肺栓塞病人都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及呼吸急促。
它「殺傷力」巨大,但由於大多數人對它不重視,警惕性不夠,經常被漏診。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當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時,甲亢患者心臟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會有出汗、進食和便次增多和體重減少等症狀,同時還會出現心悸、胸悶、氣短等現象。
心臟神經官能症
通常是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的表現,經常有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以及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等情況,多見於更年期婦女。
當然還有其他疾病也會有心臟不適的症狀,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如果做了心電圖後,心臟沒有發現異常,可心臟依然還時不時難受的,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個全方位檢查,好早發現早治療。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心臟也總會偶爾不舒服,那要怎麼辦才好呢?
平時心臟難受時可以這樣緩解:
不舒服的時候
一旦不舒服,可以先喝一杯水、休息一下,然後找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進行深呼吸、平和心態。
平時也要注意
不熬夜,不喝濃茶、濃咖啡;戒煙戒酒、適當鍛鍊;保持良好的情緒、適當釋放壓力等。
除此外
如果是病理性疾病的,還要積極配合堅持治療相應的病症。
如果平時心臟有不適的,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可以給自己把把脈,數一下脈率或是有佩戴測心律功能手環的可以直接測一測,看看是否平穩規律,是否在60到100下以內,如果發現心率不齊,或者心跳過快或過慢的,那就及時就醫。
有學到新知識的,
記得點【關注】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