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爛了,去看醫生?好像挺麻煩,算了,反正是要換的。
有多少父母抱著這樣的心態對待孩子齲齒?
今天是「全國愛牙日」,我們來說說伢的牙齒問題。
網絡圖片
1歲寶寶剛長出兩顆新牙就已經齲壞,兩歲半孩子就滿口爛牙······
近年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接診的齲齒寶寶越來越低齡和嚴重。兒牙專家介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調顯示,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而睡前一口奶、精細化喂養等錯誤養育習慣都是「元兇」。
»»»
20顆乳牙長齊了,也全壞了
10個5歲伢,7個有齲齒
最近兩個月,3歲半的浩浩總是喊著牙疼,不好好吃飯,夜裡也睡不好。18日,媽媽陳女士帶浩浩來到省婦幼口腔科做檢查,當他張開嘴巴,一口爛牙讓口腔科主任楊湘暉直搖頭,「孩子的20顆乳牙已經全部長齊了,但也全部齲壞了,大部分牙齒已經爛得只剩牙根了,連門牙也爛了大半,牙根也是黑的。」
孩子的大部分牙齒已經爛得只剩牙根了
楊湘暉在問診中得知,浩浩是個「獨二代」,他得到了全家人的寵愛。平日裡,家裡酸奶、蛋糕、果凍等零食不斷,還有睡前喝牛奶不刷牙的習慣,家人也總是由著他的性子,眼看著孩子的牙齒慢慢變黑、爛掉。
因為浩浩的齲齒嚴重,常規門診治療需要很多次,爛牙引起的疼痛又讓浩浩和媽媽異常的焦慮,楊湘暉為浩浩制定了一個舒適化的治療方案,預約好時間,僅僅2個小時一次性完成了所有牙齒的治療,以後只需定期每3個月檢查,塗氟和接受口腔健康指導。
根據我國去年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10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比10年前上升了7.8個百分點,治療率卻不到10%。
»»»
醫生給你數一數
伢爛牙,家長有哪些錯?
楊湘暉介紹,這些驚人的齲齒率背後是家長的錯誤養育習慣。
比如:
讓孩子躺在床上喝奶,吃過量的高糖分零食;
過於精細化的飲食,讓乳牙得不到充分鍛鍊;
任由孩子不刷牙;
更要命是,很多家長都抱著「反正乳牙都要換」的心態,對孩子齲齒問題不重視……
「大部分家長總是拖到孩子滿口爛牙才來就診治療。目前,省婦幼口腔科接診的嚴重齲齒患兒占到了門診量的一半。」
楊湘暉介紹,由於乳牙牙髓組織中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對外界刺激不敏感,孩子在齲齒初期不會覺得疼,很多家長也不放在心上,任由齲齒破壞牙釉質、牙本質,甚至影響到牙髓、牙神經。
楊湘暉提醒,「所有家長都應該知道,從孩子長第一顆乳牙時就要刷牙,此後每半年請兒牙醫生做一次檢查和專業護理,從小呵護孩子的牙齒。」
網絡圖片,齲齒
»»»
醫生再給你數一數
乳牙齲病,後果有多嚴重?
專家提醒,乳牙齲病造成的後果,有時比恆牙齲病更為廣泛、嚴重:
如果牙齒咬合面齲壞,咀嚼時發生疼痛,患兒不敢用力咀嚼,食物不得不到充足的咬碎,從而影響患兒的消化吸收;而牙齒鄰面齲壞則會破壞牙齒正常的鄰接觸,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會導致塞牙,患兒因而拒絕吃蔬菜,從而出現營養失調。
影響恆牙的發育。乳牙患齲齒,嚴重時會影響到下方的恆牙胚,導致新萌出的恆牙釉質發音不全;引起繼承恆牙的早萌或遲萌,影響恆牙正常的萌出順序和位置。例如乳牙齲壞早失,導致繼承恆牙萌出間隙不足而錯位萌出,從而產生錯頜畸形;乳牙齲齒髮展成根尖周炎可產生含牙囊腫,嚴重時阻礙恆牙胚的發育。
齲壞的牙齒還能成為感染病灶:乳牙牙髓、根尖周炎症,使兒童疼痛難忍,還可能引起牙糟膿腫、蜂窩組織炎或其他症狀。
影響「顏值」!乳牙齲壞可以破壞牙列正常的咬合關係,導致錯頜畸形, 對頜骨和面部肌肉的正常生長不利。另外,孩子可能會因為疼痛而偏向用一側咀嚼,時間久會影響面部發育,出現面部不對稱、頜面部畸形等。
網絡圖片 兒童齲齒
»»»
預防孩子齲齒
家長記住這幾點
零食集中吃,控制甜食和飲料
不要讓孩子隨意吃零食,也不要在睡前吃。如果無論什麼時候想吃就吃,這會吃一些、那會吃一些,是不利於保護牙齒的,孩子都喜歡吃奶、蛋糕等香甜的食物,但是這類食品吃多了容易黏在牙齒上,發酵生酸引發齲齒。
定期檢查,有問題及時治療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發現有齲齒跡象,要儘快帶孩子看牙醫。適時帶孩子做窩溝封閉,增強孩子的抗齲能力,同時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刷牙!刷牙!一定要刷牙!
孩子萌出牙齒之前,家長可以用乾淨的紗布,在飯後或睡前擦拭寶寶的牙床或舌面;孩子萌出牙齒之後就可以使用牙膏了。
正確的刷牙方法是,牙刷跟牙齒形成一個角度,以兩顆牙齒的寬度為基準,小幅度地來回刷幾次,之後向外帶一下,慢慢刷完所有牙齒,每一面都要照顧到,包括兩端的齒面。
下面奉上一組正確刷牙的動圖,家長們趕緊帶孩子學習一下吧:
動圖來源:央視新聞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