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村醫被村民稱為「防疫120」

2020-02-12     大河報洛陽新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高菊 通訊員 李德偉 文圖

【村醫戰「疫」記】

「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告知單,你好好看看,可不敢大意。」

「我們家又沒有去過外地,看這東西弄啥?」

「那也要好好看,這可是大事,要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種病。」說著,馮政偉把告知單塞給村民,詳細地給大家解釋什麼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你們家有武漢歸來人員嗎?」「有沒有發燒咳嗽?」馮政偉挨家挨戶宣傳、排查,500多戶人,他排查兩天了還沒有結束,累得說不出話。馮政偉是洛陽市伊川縣鴉嶺鎮黑羊村的村醫,從年二十九到現在,他沒有休息一天。

排查、量體溫,他走街串戶顧不上喝口水,說話說到嗓子冒煙

黑羊村下轄北村、前黑羊村、後黑羊村、雙廟村4個村,並且4個村居住比較分散。「我已經連續幾年的春節期間都不休息,從年二十九接到的通知,說讓排查武漢返鄉人員,要給他們量體溫,要是有發燒的就要上報。」馮政偉告訴記者。

接到通知以後,馮政偉先去自己列印了上千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告知單》,帶著口罩、酒精等醫療用品開始了走街串戶。他來到村民劉彥嬌家。「大娘,你們家有和武漢接觸的人嗎?」「最近有沒有發燒?」

馮政偉給村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


「沒有,我們都在家裡沒出去過。」劉彥嬌一邊說著,一邊給馮政偉搬來凳子,「坐下歇歇吧。」

「我不坐了,我還得趕快去別家轉轉去,這是告知單,你讓家裡人都看看,可別亂扔。」馮政偉來不及坐下,也來不及喝口水,講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知識,趕快向下一家走去。

「剛開始許多人不理解,哪有那麼嚴重,還要每天兩次測體溫,真麻煩,所以每到一家都要詳細解釋,到了另一家,還要從頭詳細解釋。」馮政偉說。一天下來,馮政偉嗓子冒煙了,回到家裡,他顧不上喝一口水就趕快製作表格上報。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1點,「11點以後才休息是常事。」他說。

早上7點開始提醒大家量體溫,村民都替他累,他卻不在乎

據馮政偉介紹,村兩委十分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幫忙排查武漢歸鄉人員和接觸人員,排查出來後,每天給這些人員每天測量兩次體溫。第一例排查出來的人員是村裡的畢少輝,馮政偉第一時間為他們家送去了一包口罩和兩支體溫計。

馮政偉給村民送疫情防控告知單


「不是來過了,怎麼又來了?」當馮政偉帶著衛生所的工作人員來到畢少輝家裡消毒的時候,畢少輝問。

「衛生所里給你們家消消毒,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預防嘛,你們一家五口在家裡隔離,千萬不能出門,門口都給你們貼了告知書了。」馮政偉不厭其煩地給他們量體溫、消毒。

除了排查武漢歸鄉人員和接觸人員,還要排查信陽、南陽等地區接觸人員,這一次排查出69人,馮政偉加了他們所有人的微信,建了微信群。

「每天早上7點我就在群里吆喝大家報體溫,還要拍照,能看清臉和體溫計度數的照片,一天兩次。」馮政偉說。他保存了所有排查出來的人員的體溫記錄,並且製作成了報表,這一做法還得到了縣裡的認可和推廣。

「我們村沒有一例確診的,只有一個疑似的,也已經排除了。」說話的時候,馮政偉語氣里充滿了自豪。

出診只穿著白大褂戴口罩,他卻把口罩送給村民

「馮醫生,我這個一次性口罩戴了幾天了,實在買不來啊。」總是有村民來找馮政偉解決口罩的問題。馮政偉想盡辦法給他們勻一些口罩應急。

「現在全國防疫物資都比較緊張,我出診排查都是只穿白大褂、戴口罩。」馮政偉說。但是,有多餘的口罩,他都給了村民。同時作為醫生,他深知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他每天都儘可能做好消毒工作。

說到這次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說:「這次疫情防控,不是村醫一個人的功勞,我們村兩委很支持我,都很配合,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一個事。」

馮政偉在為村民看病


「其實,對於全程參加17年前非典防控的鄉村醫生來說,在此時想說一點自己的感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不可怕,習主席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醫務工作者堅守工作崗位,就一定能打贏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黑羊村衛生所向村民承諾:春節期間照常值班,電話24小時開通,隨叫隨到為群眾的健康服務。」這是馮政偉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的一段話。

「馮醫生的手機號尾號是120,他就是我們村老百姓的120,不管白天黑夜,啥時候打電話都是隨叫隨到。」這是黑羊村村民田桃枝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MH0QHAB3uTiws8KfI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