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不是想吃就能吃,這樣吃會出大事!3個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2020-04-01     河青愛健康

春光大好

又到了吃野菜的季節

習慣了大魚大肉

這時候吃上一盤野菜美食

想想就爽口



不過

野菜雖好

但在食用時一定要謹慎

每年春季

全國各地由於食用野菜引起身體不適

甚至食物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




接下來

健康河北官微(ID:jkhbgw)

就來和大家說說

春季如何健康吃野菜



野菜雖好,非人人適宜!特殊體質需注意


野菜品種繁多,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食性和營養價值。


薺菜:主要食療作用是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


榆錢: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等多種物質,營養很豐富。中醫認為,榆錢有安神、降火、止咳、消腫等功能,是一種很好的藥物和食物。


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野菜好處這麼多,多吃點?NO!野菜雖好,卻非人人適宜。


野菜性偏寒涼,脾胃虛弱者食用極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發腹痛、腹瀉等症狀。



部分野菜如馬齒莧、榆錢、槐花、野芹菜等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特殊體質的人食用某些野菜後易引起過敏反應,誘發日光性皮炎,應引起注意。


野菜營養莫高估!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健康!


近年來,野菜憑藉其地道的野味和較高的營養價值,成為餐桌上新寵。在不少人的心裡覺得野菜不僅美味,營養價值還特別高。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野菜雖味美,卻不適合大量或長期食用。野菜的營養價值不一定比蔬菜高,它們和蔬菜各有特點。



很多野菜之所以還是野菜,說明這些野菜某些方面並不適合於人類長期食用,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一定要適量進食。


野菜雖好吃,但是吃不對容易引發中毒!


吃野菜也是有講究的,野菜最好是現采現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而且營養成分也會減少。



特別提醒

有些野菜不適於生食,如野莧菜富集硝酸鹽,採回來後應該清洗乾淨並用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0分鐘左右後食用。


艾蒿、馬齒莧等一些野菜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生物鹼,食用前要用沸水焯一下,並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以去除有害物質。


溫馨提醒
採摘野菜時

要注意辨識清楚其種類

以免誤食有毒的野菜


本文專家:

馮瑞兵

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主任


編輯/夏惠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LQkNXEBiuFnsJQVGJ7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