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熱背後「漢服經濟」興起

2019-10-18     壽光日報

輕靈飄逸的廣袖長裙、搭配講究的髮髻和妝容,在壽光街頭,人 們經常見到身著漢服出門的人,這讓市民感受到了漢服潮的升溫。

記者了解到,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日趨重視,身著漢服上街不 再顯得突兀,而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由此,在漢服愛好者身上衍生 了特殊的「漢服經濟」。

身著漢服,手拿團扇,漢服亮相街頭漸被接納

以往,人們穿漢服多在某 些與國學相關的儀式上,還有 的是為了在旅遊景點拍照。現 在,走在壽光大街小巷中,經 常能見到穿漢服的人,而且, 這些人穿漢服並不是為了影視 拍攝或者出席特殊的場合,漢 服對他們來說就像一件出門的 衣裳,很平常不過。

關於漢服在壽光的逐漸興 起,有一個人最了解不過了, 他就是壽光漢服愛好者組織 「漢興社」的社長王鯨川。

從 2010年開始,王鯨川便 喜歡穿著漢服出門,並結交許 多漢服愛好者交流漢服文化, 也常參加一些弘揚漢服文化的 大小活動,成為弘揚漢服文化 的一分子。2018年,王鯨川辭職 成立「漢興社」,從此生活與工 作都與漢服息息相關。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 傳統服飾,了解傳統文化的內 涵,「漢興社」的成員經常走上 街頭、公園向大眾推廣。「前幾 年,穿著漢服出門,耳邊常常響 起路人的疑問與評論,但現在, 我們穿著漢服,再也沒有詫異 的眼光和不中聽的評論。在傳 統文化的薰陶下,大眾已慢慢 了解和接受漢服重回現代生活 當中。」王鯨川介紹。

如今,「漢興社」成員已 有400餘名,以學生和上班族 為主。32 歲的劉賓是「漢興 社」副社長,也是一位外賣小 哥,平時只要在街頭見到身著 漢服的人,就會邀請他們加入 漢服愛好者交流群,看到越來 越多的人加入,他心裡很高 興。「這是對我們的肯定,對 傳統文化的認同。」劉賓說。

漢服出租、承接活動,漢服發展引發消費升級

在漢服熱的背後,許多人 嗅到商機,開始投身於漢服相 關的消費市場,與漢服相關的 行業也隨之興起,成為新的經 濟亮點。

「漢興社」目前已經開始 承接商業活動,並批量租售漢 服。「現在越多越多人開始認 同漢服,並喜歡漢服,以漢服 為特色的推廣活動也漸漸興 起,漢服展示、漢服舞蹈很受 歡迎。」「漢興社」副社長王培 敬介紹,目前,漢服租售的主 要客戶是學校及零散的漢服愛 好者。「一場學校的藝術節, 就要租用幾十件漢服,根據漢 服的材質和做工,一天的費用 幾十元至二百元不等。」

記者問起模特身上的一件 繡花精緻的漢服,王培敬介 紹,這件漢服來自他們代理 的漢服品牌,一天的租金是 100 元,售價近千元。「我們 還請了專業的裁縫師傅,為 人們私人訂製漢服,現在接 單 雖 然 還 不 多 , 但 前 景 很 好 。 隨 著 傳 統 文 化 的 推 進 , 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上穿具有自己風格的私人訂 制的漢服。」

漢服帶動周邊產業鏈

傳統文化的興起,帶 動的是一系列產業鏈。「近 年來,央視《中國詩詞大 會》《經典詠流傳》等節目 的熱播,帶動了傳承和弘 揚傳統文化的熱潮,這也 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漢 服熱』。漢服是一條線,它 和古琴、手工古飾、攝影、 婚禮、中式插花、旅遊、書 畫等都有交融點,很多人 感興趣。」王鯨川介紹。

隨著人們對漢服的喜 愛,一些與漢服有關的產 業也逐漸興起。市區一家 婚慶公司的負責人劉女士 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會 選擇身著漢服結婚,近年 來新娘漢服以及配套盤發 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此外, 漢服婚紗照、漢服寫真同 樣不缺市場,市區各影樓 的相關套餐價由幾百元至 幾千元不等,各個檔次的 套餐均有預定。 王鯨川表示,漢服非 常講究形制,現在很多影 樓、婚禮上用的漢服並不 合制,但很多人並不了解。 「我喜歡漢服,也喜歡漢服 背後的文化,在我看來,做 漢服產品,首先得了解歷 朝漢服形制,比如初唐圓 領袍和中唐圓領袍就不一 樣,唐圓領、宋圓領、明圓 領也有比較大的區別。」

王 鯨川表示,「漢服熱」是一 種複雜的文化現象,關乎 服裝和審美,也關乎歷史、 傳統、禮儀、社會心態等諸 多方面,希望人們在關注 漢服的同時,能夠真正了 解漢服和背後的文化,真 正做到表里合一,這才是 對傳統文化的真正繼承和 推廣。

本報記者 劉明霞 單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LA6320BMH2_cNUgCp2g.html




拆除!啟用!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