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快咖、下沉市場這幾個關鍵詞,已經成為2022年咖啡賽道的熱門詞彙。
我在天津薊縣發現一個咖啡品牌:開在下沉市場,走平價路線,主打以外帶、外送為主的快咖形式。半年開出6家店,會員復購率達71%。
我還了解到,這個90後「縣城青年」已經在縣城開出10多家店,縣城咖啡都有哪些機遇?如何抓住這些機遇?
最近,我在天津市的最北部一個縣城叫薊縣,發現一個咖啡品牌特別活躍,走平價咖啡路線,半年開出6家店。
門店也很有品牌感,整個拱形門頭只有品牌logo和「中中咖啡」四個大字,簡約時尚,店面整體銀灰色裝修,在整條街上很有辨識度。
最有特點的是菜單,所有飲品一律19.9元/杯,包括經典咖啡、厚乳系列、非咖啡飲品等十多款。
顧客復購的動力來自於會員,30元辦卡即可享受會員價:所有飲品9.9元/杯,95%的進店顧客,都會辦會員。
「大家對30元的決策還是毫不猶豫的,20%以上的會員,消費頻次可達每月20~25次,70%以上的會員,每月消費12次左右。」中中咖啡的主理人文樂告訴我。
據了解,中中咖啡成立於2022年3月份,大多為20~30平的小店。從8月到現在已經開出6家店,目前在薊縣一共布局了7家店。
縣城的咖啡消費,是否迎來了紅利期?回鄉創業開咖啡館,是不是一個好時機?
作為一名從英國畢業的金融學碩士,遊歷30國,在北京做風投6年,文樂也是一位回鄉創業者。
「目前,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咖啡市場已經趨向飽和,下沉市場還存在空白,提前布局下沉市場的品牌一定會搶占先機。」文樂說。
中中咖啡是如何布局縣城咖啡市場,並圈粉縣城青年的呢?
1、選址策略:避開商圈,提前布局社區
一個縣城,通常只有1-2個大的商圈,幸運咖、瑞幸等品牌在下沉市場的店面大多都是圍繞這些商圈。縣城的選址相對局限,中中咖啡的選址避開商圈,選擇人口基數較大的小區,多挨著超市、健身房、高檔餐廳等地方。
中中咖啡的第一家店開在人口基數比較大的小區門口,日常居住人數15000人左右,接近5000戶,在健身房隔壁。
「我們這樣選址的目的是節約成本,我們一家店每天的房租平均55元,把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其他地方,比如產品和用戶體驗,我們的咖啡設備投入基本上占據了一半。」
「縣城的社區咖啡的群眾基礎已初步形成,剛需咖啡急需被滿足。縣城社區咖啡存在的基礎是『讓人方便快捷、沒有壓力每天都可以喝咖啡』,10家左右的布局,就可以讓全縣城顧客方便快捷地喝到咖啡。」
2、打造獨特的配送網,15分鐘內送達
中中咖啡從第一家門店覆蓋周邊小區,到現在開出第7家店,真正在縣城做到了「2公里範圍內即有1家門店」。
目前,中中咖啡選擇自配送,極大提高了配送效率,給顧客帶來了10~15分鐘必達的極大便利。
「以外帶和外送場景的店面,配送體驗很重要,10分鐘左右的配送,可以最佳的保留咖啡風味口感。而享受到極致便捷感的顧客,已經無法忍受半小時的等待,飲用習慣已經漸漸養成。」文樂說。
目前,中中咖啡的線上線下銷售比例已達1:1,50%的銷售從外賣平台和小程序而來。
3、在短視頻平台上,抓住同城流量轉化
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流量日益漸盛,抓住抖音同城流量和本地生活的流量紅利,精細化運營抖音官方帳號,更垂直觸達本土用戶,為門店流量賦能。
「本地品牌如何與全國連鎖品牌競爭?大品牌很難在一個小城市或縣城進行本地化運營,也不會專門深入了解這裡的客群偏好,這就是本土品牌最大的優勢。」
目前,中中咖啡每天基本上能產生幾十單的抖音訂單,還有每天近1萬的曝光量。
4、打磨會員制,會員復購做到71%
中中咖啡一直有運營自己的小程序,30元就可以成為會員,就可以實現所有飲品9.9元,第二個月連續續費只要9.9元一個月。
「縣城的飲品消費潛力和能力都是存在的,我們一定程度上要做的是激發縣城青年的消費習慣。」
「打造這樣一個會員系統,1天只需要1塊錢,可以很好的培養縣城青年的咖啡消費習慣,目前20%以上的消費頻次可達20~25次,70%以上達12次左右。」
「想要做好一個縣城的咖啡連鎖品牌,你所做的努力都會化作最忠實的陪伴。目前中中咖啡已經擁有3000+會員,復購率達71%。」
第一次認識文樂時,他已經在薊縣下轄的村裡開出了5家「可否咖啡館」,「在村裡開咖啡店,稀缺獨特的自然景觀是吸引流量的法寶。」
可否咖啡館所在的位置,是天津郊區的一個歷史文化名村,年客流量可達16~17萬,村裡的業態主要是民宿,本地知名高端民宿扎堆。
如今可否咖啡在小紅書的打卡筆記已達2400多篇,其中在郭家溝水庫旁邊的一家店被稱為「藏在山頂的油畫咖啡館」,在當地很有名氣。
通過小紅書、抖音等UGC內容持續更新,加上顧客自發的二次傳播,可否咖啡始終保持薊州地區咖啡榜單第一,也成為村裡的特色標籤和必打卡景點之一。
今年8月份,文樂在薊縣五名山找到一大片廢舊礦場,定製了一個太空艙,賣起了咖啡,並取名「火星咖啡登錄計劃」,45天營業額達50萬元,凈利潤超80%。
選址所在地曠無人煙,特殊的地貌搭配太空艙的造型,科幻感十足,大爆炸摩卡、熔岩冰美式、隕石拿鐵,貼合火星的場景,又拍照出片。
一個火星咖啡的現場視頻在抖音全網POI總播放量超500萬,利用「咖啡+太空服租賃體驗+攝影體驗」,吸引了近2萬人次客流打卡。
中中咖啡是文樂在縣城的第三次咖啡創業,「鄉村咖啡+縣城咖啡+火星咖啡」,目前文樂在薊縣及周邊共開出了10多家咖啡館。
「咖啡行業的發展如火如荼,除了常規的門面形式開咖啡店,未來會演化出來更多形式和場景化的咖啡體驗。」
近一年來,我採訪了多位像文樂一樣投身咖啡的創業者。
他們避開競爭激烈的一二線市場,在三四線乃至縣城、鄉村,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咖啡天地。
同時他們也擁有自己的商業思維,也找到了可以實現複製的商業模式,在當地做出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
從沿海到內陸,不同地區的飲品發展差異巨大。但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咖啡下沉」還會有廣闊的市場機會,等待從業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