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榜上有名」的兩家大型銀行矽谷銀行、簽名銀行先後倒閉後,又一家銀行面臨危機。受並發的銀行業不信任度增加影響,全美銀行市值數天內蒸發超1000億美元,13日,美國第一共和銀行股價下跌達6成,該行定位為「為高資產人士展開定製化金融服務」,而為抵消負面市場消息,該行12日發布聲明稱,現金流仍然充裕,並還可從美國兩大公共服務銀行獲得600億美元以上貸款,還能夠從摩根大通、美聯儲獲得資金支持。
顯然,該行正不遺餘力進行自救,但第一共和銀行及更多美國銀行面臨的危機,顯然遠未到頭。
美國銀行業連鎖暴雷的多米諾骨牌正被推動,新冠疫情期間,美國進行貨幣大放水,使過多美元湧入美國及全球市場,美國信貸擴張,撒幣政策造成了虛假的市場繁榮,並以美國為中心向全球輸出通脹,美聯儲為擊落通脹隨後進行長時期的強加息動作,並在近期釋放將進一步強加息消息,美國的動作使得美國金融市場在內,美元的流動如一場漲潮退潮,漲潮之時借美元浪潮過度擴張的各國實體及美國國內實體,在美元快速退潮時也會被率先擱淺在沙灘上,美聯儲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是全球金融動盪及美國國內銀行業危機的禍因。
美聯儲強加息預期持續下,矽谷銀行、簽名銀行後,第一共和銀行及更多美國銀行的「沙灘擱淺」,恐怕已難以避免。面對這種局面,中國也應該做好最壞打算,提早布局。
美媒《商業內幕》披露,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稱,拜登政府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了美國當下的銀行業危機,拜登政府或成為21世紀版本的胡佛政府,一場超過1929年大蕭條的危機正在到來,當下美國銀行的接連倒閉,便是這一危機到來的證據。1929年,金融危機自美國始發並席捲全球,美國股市當時由於泡沫過大崩盤,由此引發美國市場失序、工業停滯、通脹失控、失業頻發,這場危機持續十年,直到二戰爆發後美國從歐亞大陸持續吸血情況才得以好轉。而對美國銀行業危機,美國兩黨再度開始黨爭,特朗普指責拜登政府是禍源同時,美國參議員桑德斯則將罪責歸因到特朗普,稱是特朗普2018年放鬆對銀行業管制,才導致如今情況的發生。
從宏觀視角看,美國銀行業危機的爆發是一種必然,金融行業有著雙重屬性,一方面,金融投資驅動著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為金融計價增加提供背書,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廢弛一方。
美國金融系統的問題在於,背離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多重槓桿撬動了大量只存在於紙面、無法在實體經濟中落實的「文字資產」,各國願以本國實體經濟為美國背書時,美國這一「文字資產體系」還能維持,但當美國持續倒行逆施,引發各國不願認可美元信用時,超高槓桿的美國金融體系,也就到了維持不下去的時候。中國以誠實勞動創造實體工業財富,美國以「創造概念」人為製造「想像中的財富」,當下的美國一意惡化中美關係,實則也在將其自身推向了虛言越來越無法維繫的境遇中。
美聯儲不加息,則美國通脹失控,信貸失控擴張,美聯儲加息,則美國建立在空中樓閣基礎上的金融系統搖搖欲墜,過去數十年中失控式擴張的美國,正在為其貪婪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