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深藏不露的人,往往這二個方面很不簡單,不要小瞧了

2019-10-21     鬼谷子人生智慧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有城府的人心思縝密,喜怒不形於色,顯得非常可怕,而且很不可靠,所以不願意跟有城府的人打交道。

其實,有城府的人,只是閱歷豐富,很有心計而已,這是一種沉穩的處世智慧。不要因為自己無法看透別人,就對別人產生偏見,覺得別人總是另有圖謀。

曾國藩說過:「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藏巧於拙,用晦而明,這才是高明的人。

藏精巧於笨拙之中,用謙虛來收斂自己,真正深藏不露的人,往往這二個方面很不簡單,不要小瞧了。

一、藏巧於拙——藏精巧於笨拙之中

南懷瑾大師說過:「人生苦短,何妨淡然。人心看太透,會痛苦;煩惱能放下,是解脫。」這就是「糊塗過人生,放下心簡單」的道理。

古往今來,越是有智慧的人,做事都會深思熟慮,從來不莽撞行事。越是做事簡單粗暴的人,越容易嘗到人生的苦果。顯得自己很精明,最多是小聰明,讓別人輕視自己,對自己放下戒心,不遭人嫉恨,這才是大智慧。

明朝有個著名的畫師叫做周玄素,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召他入宮,畫一幅「天下江山圖」。周玄素聽後,後背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自己畫的江山圖不合朱元璋的心意,恐怕會遭受不測,但是推脫自己不會畫,更會惹禍上身。於是周玄素靈機一動說:「啟奏陛下,臣不曾游遍天下,無法動筆,請陛下勾勒草圖,臣再為陛下潤色。」

朱元璋就拿起畫筆,畫了一幅草圖,這時候周玄素又啟奏道:「陛下已經江山大定,臣豈敢擅自改動。」朱元璋聽後,龍顏大悅,重賞了周玄素。人生中難免會遇到尷尬棘手的事情,有時候難得糊塗反而高明,這樣才能趨利避害。遇到藏巧於拙、大智若愚的人,千萬不要被表象所蒙蔽,這樣的人很不簡單,不要小瞧了。

二、用晦而明——用謙虛來收斂自己

世上有才華的數不勝數,但是能成功的人卻屈指可數,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不是他不夠聰明,而是覺得自己了不起,總是自以為是,處處顯露自己,結果反而被別人孤立,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我從一本古籍中讀到一首詩:「盛滿易為災,謙沖恆受福;所以賢哲流,秉心若虛谷。」真正有賢能的人,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懂得節制自己的驕傲之心,充分的尊重別人,這樣才能得到更多成功的機遇。

藺相如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他看起來沒什麼過人之處,但是卻能不負趙王的重託,將和氏璧完璧歸趙。而且陪同趙王參加秦國組織的澠池會,維護了趙王的尊嚴,所以被封為上卿,地位比趙國的名將廉頗還高。廉頗心中很不服氣,逢人就說見到藺相如之後,一定要教訓他一頓,讓他受辱以解氣。

藺相如是剛剛立下大功,是趙王面前的紅人,本可以跟廉頗針鋒相對,未必就會吃虧。但是藺相如卻對廉頗百般忍讓,寧可自己受辱,也不跟廉頗較勁。有門客看不過去,問藺相如為什麼這樣,藺相如說:「我與廉將軍爭執,會削弱趙國的實力,凡事要以國事為重。」藺相如如此謙遜,廉頗聽說後反而很羞愧,於是負荊請罪,兩人重歸於好,趙國也因此越來越強大。一個人懂得用晦而明,千萬不要覺得他懦弱,能屈能伸才是高明的處世智慧,不要小瞧了。

藏巧於拙者,可以隱藏自己,避免禍患;用晦而明者,可以待機而動,成就自己。能夠做到這兩點,就是真正深藏不露的人,也是有人生大智慧的人,快看看你都做到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9AO8G0BMH2_cNUgOR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