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晨報
4月8日,奔流新聞記者從甘肅省醫保局獲悉,為進一步促進甘肅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甘肅省發布關於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有效期為5年。《意見》表明,甘肅省將支持將中醫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含中西醫結合、少數民族醫,下同)醫療機構、中藥零售藥店等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護理院和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管理。將定點中醫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範圍,並創新中醫服務模式,開展網際網路診療的定點中醫醫療機構,按規定與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簽訂補充協議後,將其提供的「網際網路+」中醫藥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推進中醫藥服務價格改革
建立目標導向的中醫服務價格項目管理機制,優化現有中醫價格項目,完善新增中醫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政策。將來源於古代經典、至今仍廣泛應用、療效確切的中醫傳統技術以及創新性、經濟性優勢突出的中醫新技術,簡化新增價格項目審核程序,開闢綠色通道,支持中醫藥診療服務能力提升。
建立健全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及時開展調價評估,啟動以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為專項的動態調整工作,優先將成本和價格明顯偏離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調價範圍,對具有甘肅中醫特色、應用歷史悠久且優勢突出的診療項目價格進行適當傾斜。逐步建立以突出中醫特色為主,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為基礎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
公立醫療機構從正規渠道採購中藥飲片,允許按照實際購進價格順加不超25%銷售。非飲片的中藥嚴格按照實際購進價格「零差率」銷售。中藥飲片的具體範圍以藥品監管部門的定性為準。公立醫療機構無法提供中藥飲片實際採購票據的,可參照本地區社會藥店購進價格作為監管依據。醫療機構炮製使用的中藥飲片、配製的中藥製劑實行自主定價。
擴大中醫藥醫保支付範圍
建立院內藥品配備與醫保藥品目錄相適應的聯動機制,促進臨床合理使用中成藥和中藥飲片。按照國家規定的省級調整權限及程序,將符合臨床需求、價格合理、療效確切的民族藥、有地方標準的中(藏)藥飲片、醫療機構研發的中藥製劑、符合國家標準和甘肅省要求的中藥配方顆粒分批納入甘肅省醫保基金支付範圍,其中,中藥飲片按甲類支付,民族藥、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藥配方顆粒按乙類支付。將符合《處方管理辦法》和《醫院中藥飲片管理規範》,但超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常用劑量開具的中藥飲片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規範完善醫療機構中藥製劑調劑使用機制,支持臨床療效顯著的中藥製劑在全省醫療機構調劑使用,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推進國家談判中成藥的落地使用,將國家談判中成藥配備、使用納入監測評估。充分利用國家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將談判中成藥臨床供應渠道拓展到定點零售藥店,「雙通道」單獨支付管理的談判中成藥(民族藥)的責任醫師,放寬至本醫療機構相關專業主治及以上職稱醫師擔任。
加大對中醫特色優勢醫療服務項目的傾斜力度,積極將療效確切、體現中醫特色優勢的中醫適宜技術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支持創新性中醫診療項目開展,將西醫手術後患者運用中醫藥技術促進快速恢復的中醫診療項目按規定納入甘肅省醫保基金支付範圍。對於中醫醫療服務項目,醫保支付不得設置無國家和省級明文規定的不合理限制。
在重大疫情中,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診療方案中的中成藥、中藥飲片、中醫診療項目以及經省藥監部門批准或備案的「甘肅方劑」,按照國家及甘肅省相關規定臨時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完善適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
實行適合中醫醫療機構特點的醫保總額預算管理,合理確定總額指標,逐步建立以較低費用取得較大健康收益為目標的中醫醫療機構考核評價體系和醫保基金總額調整機制;對中醫醫療機構當年就醫人次增加明顯的,可適當調整總額預算指標。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的支持力度,對於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可作為一個醫保結算單位整體納入總額預算管理,在總額預算上適當傾斜。
推進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優先將國家發布的中醫優勢病種納入按病種付費範圍。縣鄉級城鄉居民單病種付費實行「中西醫同病同價」。實行DIP付費的統籌區,積極探索實施中醫病種按病種分值付費,遴選中醫優勢明顯、治療路徑清晰、治療費用明確的中醫優勢病種,合理確定分值;實行DRG付費的統籌區,醫保部門可與中醫醫療機構協商確定是否納入本統籌區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範圍。對已經實行DRG或DIP付費的地區,適當提高中醫醫療機構、中醫病種的係數和分值,充分體現中醫藥服務特點和優勢。對康復醫療、安寧療護等需長期住院治療的中醫優勢病種,可按床日付費。
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立中醫日間診療中心,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日間病房的病種目錄,探索將中醫臨床路徑清晰、診療規範明確、診療技術成熟、醫療質量安全可保障、適合門診診療的中醫優勢病種納入中醫日間診療,將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參照住院政策支付和結算。
鼓勵定點中醫醫療機構在其診療範圍內承擔醫保門診慢特病的診療,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慢特病防治中的作用。在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按人頭付費,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藥服務,鼓勵中醫醫師和有條件的中醫診所組建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保部門加強協議管理、完善結算辦法、加強績效評價,完善結餘留用的激勵政策,鼓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適宜的中醫藥服務。
提升中醫藥採購配送服務水平
對於衛生健康、藥品監管等相關部門確定的可以在全省調劑使用的醫療機構製劑,在省級藥品採購平台中單獨開通採購模塊,支持省內醫療機構異地採購使用。
在現有23個談判採購道地中藥飲片品種陽光掛網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中藥飲片採購目錄,並對甘肅省尚未陽光掛網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進行增補,進一步完善甘肅省中藥配方顆粒掛網採購政策。
推廣發展「智慧中藥房」,提高中藥飲片、成方製劑等藥事服務水平,實現醫療機構中藥飲片採購存儲、處方流轉、醫保結算、調配煎煮、集中配送、質量管理一體化發展,提高中醫藥服務便捷度,方便群眾。
文丨奔流新聞新聞記者 王思璇
編輯丨竇虹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