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魏後凱:鄉村經營與農民現代化

2024-05-14     長安街讀書會

魏後凱:鄉村經營與農民現代化

鄉村振興

講到「鄉村經營」或「經營鄉村」,我認為,使用「鄉村經營」這個概念更加準確。

由於「經營城市」這個概念容易使人們誤解為單純的房地產開發,「經營鄉村」這個概念也容易使人產生一種誤解,因為「經營鄉村」概念容易被誤解為只強調外來的主體,而忽視農民的主體性,也容易被誤解為只強調鄉村的開發尤其是土地開發,所以如果從科學規範準確的角度來看,使用「鄉村經營」更加的準確。

鄉村經營的主體和模式是多元化的,早期主要是村委會、集體經濟組織。近年來更多的是股份經濟合作社、鄉村公司、外來的企業等,但是政府也要參與進來,政府在鄉村經營中的主要任務是制定規劃和規制,優化鄉村環境,完善鄉村治理政策。在我看來,鄉村經營取得成功的關鍵點是,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性地位,發動廣大農民積極參與,調動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一、重視農民的主體地位

在鄉村經營過程中如果沒有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忽視農民的主體地位,不能形成可持續的內生髮展動力,單純依靠外力的推動,這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鄉村經營。

鄉村經營是鄉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良好的鄉村經營可以充分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鄉村的多元價值,打通資源變資本、資本變財富的渠道,能夠提高農村資源的配置效率,全方位的改善農村的環境,多渠道的促進農民的增收,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所以我們說的鄉村經營具有很多的有利方面。

當然一個壞的鄉村經營也可能會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比如說對鄉村良好生態的破壞,對鄉村文化的破壞,加劇村莊的負債,造成投資的浪費等。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鄉村經營和可持續的鄉村經營。

二、在鄉村經營中要把農民現代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鄉村振興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理解。

從內容看,農業農村現代化是物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公共服務和治理現代化的綜合體。過去我們強調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整體設計、一併推進。這是我們把農民的現代化包含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之中。假如我們更加突出人的現代化,那我們可以認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在城鄉融合的背景下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也就是我們強調的「三化一融」的有機整體。

目前「三化一融」已經成為已開發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共同特徵,從我國的情況來看,當前我國也進入了「三化一融」協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階段,具備了「三化一融」協同推進的基本條件。

最近,我們按照「三化一融」思路建立了一個指標體系,對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表明: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農村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水平居中,而農民現代化水平最低,要滯後於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

因此,推進鄉村的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一定要把加快農民現代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假如沒有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沒有一批專業化、組織化、知識化的職業農民,沒有廣大農民的現代化,要實現高質量的鄉村經營,將是不可能的,鄉村高質量發展也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農民現代化是農民的觀念、素質、職業、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現代化,既包括農村居民,尤其是農業從業人口的現代化,也包括農業轉移人口的現代化。現代鄉村經營需要現代化的鄉村人才作為堅實有力的支撐,所以農民的現代化很重要,會為高質量的鄉村經營提供一個堅實的支撐。

三、在鄉村經營中需要更加重視鄉村形象和品牌的建設

鄉村經營不同於鄉村建設,必須高度重視鄉村形象設計和形象建設。

一是要發揮鄉村的獨特優勢,充分挖掘鄉村的多元價值,凸顯各個村莊的獨特性,明確其獨特的功能定位,防止「千村一面」。

二是要全面營造良好的鄉村環境。過去我們把鄉村環境狹義的理解為人居環境,我個人認為單純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遠遠不夠的,從鄉村經營的角度來看,鄉村環境不僅要宜居也要宜業宜游,要有一個好的營商環境,還要有一個適宜各類人才成長的制度安排和政策環境。

三是要加強村莊的宣傳推介和品牌建設。村莊品牌是一個公共產品,需要大家共同建設和維護。要實行村莊品牌和企業品牌的相互促進和良性互動。

四是要加強地名建設,推進鄉村著名行動。近年來民政系統推進的鄉村著名行動,對推進鄉村經營和鄉村建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要將鄉村著名行動由民政部門的行動轉變為全社會的行動。

五要打造鄉村經營的利益共同體。在鄉村經營中,參與各方,如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民等要形成一個共建、共享、共治的利益共同體,同時強化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鄉村經營的增值收益。鄉村經營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於提高農民的生活福祉水平。

六是要適應鄉村人口變化趨勢,防止投資浪費。到2035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74%左右,鄉村常住人口下降到3.65億,村莊至少要減少21%。到2050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將接近80%,鄉村常住人口減少到2.8億左右,村莊至少減少38%。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未來鄉村的人口和村莊數量會不斷減少,所以在村莊的經營中要考慮鄉村人口的變化,避免規劃建設中的投資浪費。

【魏後凱: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劉星月;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熱門篇)

「好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首部為黨獻策理論讀物《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出版發行

「書目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1期幹部學習書目博覽

「期刊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1期幹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3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餘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台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並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同步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累計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並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幹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892879f90a21cffd1bffb3546b0ea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