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棒球戰1-8不敵日本,收視率歷史第二,棒球在中國沒人關注,連罵的人都沒有

2023-03-11     日本物語

原標題:中日棒球戰1-8不敵日本,收視率歷史第二,棒球在中國沒人關注,連罵的人都沒有

3月9日,世界棒球經典賽在日本東京巨蛋球場舉行,面對奪冠大熱門日本隊中國隊最終1-8失利。

而中國隊的捕手李寧成了日本網絡熱搜網紅,因為他的捕手裝備配色是紅金,非常像鋼鐵俠的配色,所以李寧被稱作鋼鐵俠本俠了,只不過棒球在中國實在是沒人關注,比賽結果就連罵的人都沒有。

不過這場中日棒球大賽在日本的收視達到41.9%,這是繼06年決賽以來的該項賽事在日本的第二高收視率,還超過今年1月的箱根駅伝(29.6%),排在今年全體收視率第一。

收視率之所以這麼高,那是因為棒球在日本是國球(相當於我們桌球的地位),調查顯示棒球在日本人喜愛的運動排行榜中連續19年蟬聯第一。 雖然近年來足球的普及率在日本不斷提升,但仍然撼動不了棒球在日本人心中「國球」的地位。

我相信這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對於棒球的認識應該來自我們小時候看的日本動漫了,比如哆啦A夢中大雄經常會被胖虎和小夫叫去打棒球,再到後來看到甲子園賽場的青春熱血,相信大家都不禁有個疑問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棒球呢?

說來,現代棒球運動雖然源於英國但卻發展於美國,1873年棒球由一名在日本高校執教的美國教師看到日本學生體質很差,便將棒球運動傳授給學生進行課外鍛鍊。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日本人是帶著對西方文明的敬畏和羨慕學習棒球的,將它當作追趕西方文明的一種手段,所以大中學生很容易接受並學習,而這些學生在放假後又教給家鄉的小學生,如此一來棒球便慢慢普及開來了。

日本高校一首棒球歌體現出了他們對這樣運動的理解:

花為櫻花,人乃武士,一千個青年一千武士的魂,青年該當報效國家,誓言飄灑在學校的高崗,承載世間的名譽。德才兼備是第一,優秀之名譽不可棄,比起富士的高山啊,節操義烈勇全齊。為了實現心中理想,當對日月磨腕力,劍術柔道和射擊,棒球比賽更需去。

花為櫻花,人乃武士,一千個青年一千武士的魂,青年該當報效國家,誓言飄灑在學校的高崗,承載世間的名譽。德才兼備是第一,優秀之名譽不可棄,比起富士的高山啊,節操義烈勇全齊。為了實現心中理想,當對日月磨腕力,劍術柔道和射擊,棒球比賽更需去。

到了1903年,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首次舉行了棒球對抗賽,從1925年開始,東京六所知名大學(早稻田、慶應、明治、法政、立教、東京)舉辦了棒球聯賽。看這些大學生們打棒球,也成了當時東京人最大的樂趣。

棒球運動的規則很能體現出日本社會的特徵:集團合作、勤奮、論資排輩。對日本人來說,最重要的動作不是擊球而是戴著手套接球,反映出大和民族隱忍的武士道精神和危機意識,所以棒球傳到日本時早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

然而放眼亞洲,棒球僅僅在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台灣地區受歡迎。在歐洲、中東、非洲、南美等地,棒球幾乎無人問津,棒球無法在世界範圍內普及的原因,也許就是因為作為一項運動,它的整體節奏實在太慢了吧。

要解釋一項運動能否在某地區流行起來,還是先要從運動的玩法與規則說話。根據規則的文字說明,棒球運動是這樣玩的:由最少為9人的兩支隊伍,在扇形區域的球場裡進行攻擊與守備。

在每一回合中,攻方球員努力利用球棒將守方投擲的球擊出,隨後沿著賽場設定好的四個壘位進行跑壘,當成功跑一圈回本壘之後即可得一分,如果守方無法利用手套把擊出的球接住,那球隊在外圍防守的捕手要努力接住未被打中的球、封殺跑壘的對手。賽事中,雙方輪流進行攻守,九局中得分較高的一隊會勝出。

介紹了大概規則之後,相信很多讀者還是會感到一頭霧水,誠然,棒球運動的規則在球類運動里算是很複雜的,規則成文之後手冊的厚度要遠勝足球、籃球、羽毛球、網球,由於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最為重要且清晰的信息,那就是棒球運動對場地的要求率與參與人數都很高,而且規則的局限性大,在日常生活群眾參與下完全沒辦法做優化與減法。

不說籃球、羽毛球、桌球、撞球這些對場地要求低的流行球類運動,舉一個足球的例子即可,正規足球運動對場地的要求很大,但運動參與的人數要求也高,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壓縮場地,簡化成七人足球、五人足球讓群眾參與。想必有踢球經歷的讀者都會擁有這樣一段的回憶,在讀書的時候,大家都是在同一個大足球場劃分數個片區來參與足球運動的。

然而,足球雖是第一運動,但在中國民間的群眾參與度其實一直比不過籃球、羽毛球之類對場地要求低、對參與人數更低的球類運動。隨著土地成本的增加,近年足球在國內基層推廣其實也是開始困難逐現了,更不要說棒球運動。

場地而論,棒球運動的場地占地1000+平方米開外,構建好的跑壘規則決定了這項運動在應用土地上是無法被打折優化處理的,在國內投資做棒球場生意的人無疑於嫌錢腥。光是場地的要求高而利用率又低的這一點,就已經扼殺了棒球運動在中國的流行性。另外一點,除了場地成本高之外,棒球運動在裝備成本上也比較高,專業的棒球、手套、護具都不便宜。

再者,就是由棒球規則決定的比賽性質問題。從玩法上來看,棒球不是直接對抗的身體運動,但是這項運動里很多元素包含了超越了運動競技身體對抗之外的危險性。

簡單來說,棒球是一項難以讓家長或者校方省心的運動。在比賽之中,或者是在日常練習的過程中,高速的棒球傷到人或者砸到了別人的汽車或玻璃怎麼辦?另外,無論是木棒、竹棒、鋁棒和碳纖維棒,棒球棍本身是可以作為殺傷性武器的,一旦被用在由口角引發的校園衝突或者是比賽衝突上,後果將不堪設想。

總而言之,棒球這個日本的國球,到了我們這裡似乎真的有點兒水土不服,自然也無人關注了……

你喜歡棒球嗎?

以上です

資料來源:網絡綜合整理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7b8990c670ed089751d3696053c69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