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幽門螺桿菌防控白皮書》指出,我國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接近50%。
圖片來源:微博-央視新聞
不僅如此,研究發現: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胃癌等消化道疾病,都和它有很大關係。
我國作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兒童的感染率也高達40%。
那它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往下看
第一步:家庭聚餐時,趁虛而入
家庭聚餐時,大家一起共用餐具,互相夾菜,甚至嚼飯喂孩子,都會給它創造傳播的機會。
第二步:上廁所時,伺機而動
此外,如果家裡有人不注意衛生,上完廁所後不洗手,幽門螺桿菌可能潛伏在衛生間某個角落,伺機附著到你的手上,如果再直接用手拿東西吃....
那恭喜你,再次中招!
除了上面提到的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外,接吻時,Hp也會躲在唾液里,伺機傳染給另外一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剛剛前文說過,現在兒童感染率逐年上升,如果家庭成員不小心感染,要帶孩子做檢測嗎
答案是——如果沒有其他相關的消化道症狀,14歲以內的孩子並不需要做常規的幽門螺桿菌檢測。
因為兒童的免疫力低,我們好不容易把幽門螺桿菌殺死了。
但是如果飲食不注意、就餐不衛生,會再感染,再感染治療的難度就更加大了,除非有以下情況:
孩子出現有明顯症狀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諸如胃痛、胃脹、反酸、噯氣、噁心、嘔吐、長期食慾不佳等上消化道症狀,可能合併腹瀉、便秘、大便發黑,且規矩飲食後無好轉,需要檢查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患者以及患有慢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的兒童,也應完善幽門螺桿菌檢查。
此外,跟孩子親密接觸的成人,包括家長、保姆、親戚等,每年做常規體檢的時候,需要檢查幽門螺桿菌。
特別是家中存在胃癌家族史、或者患有消化道潰瘍、經常出現腹痛、腹脹、反酸、噯氣的成員。
篩查幽門螺桿菌的方式也很簡單: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孩子確診幽門螺桿菌,需不需要治療呢?
如果沒有消化道症狀的話,可以先不用治療。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發病率並不高,可能隨著孩子的體質增強,這個細菌自己就沒了。
其次,幽門擴桿菌根除治療主要選用抗生素聯合治療,而且需要連續大劑量用藥2周。
這對孩子整個腸道菌群傷害特別大,那就是得不償失。
除非臨床判斷兒童反覆出現的胃腸道症狀,且明確這個症狀跟幽門螺桿菌密切相關,這種情況下會考慮殺菌。
但是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兒童的幽門螺桿菌是不需要治療的。
但如果成年人確診呢?
原則上,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均應給予根除治療,但要考慮到不同人群根除效率和藥物副作用等特殊情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而對於有明顯胃部不適、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等相關疾病的感染者,推薦儘早根除治療。
* 另外,有個人根除治療意願的患者也可進行治療。
此外,科大大還整理了一些關於幽門螺桿菌的常見小問題。
1.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容易得胃癌嗎?
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可控危險因素。
但兩者之間不能畫等號。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感染幽門螺桿菌100%導致慢性胃炎,但只有約1~3%機率發生胃癌。
而且胃癌的發生還受遺傳、飲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不過為了防止惡性疾病的發生,現行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時檢查和治療幽門螺桿菌。
2.口臭、放屁臭就是感染HP嗎?
不一定,大多數HP感染者是沒症狀的。
口臭主要來自於口腔細菌對食物殘留、唾液蛋白髮酵;放屁臭和腸道菌群發酵產生的硫化物有關。
所以,與其通過任何表現來判斷自己是否感染,不如去醫院「吹口氣」。
3.大蒜、用牙膏、益生菌能殺滅Hp?
如果有用,感染率就不會那麼高了。
大蒜素對預防胃癌發生有一定作用,但沒有相關實驗證明大蒜能預防HP。
如果你真的相信牙膏能殺滅幽門螺桿菌,那只能說是太單純了。
而益生菌只是輔助治療,沒有誰是單獨靠益生菌來治療幽門擴桿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4.感染HP,應該怎麼治療?
目前標準的四聯方案根治幽門螺桿菌成功率約90%,但每個人狀況不同,具體治療方案需要諮詢醫生。
5.HP治癒後,還會二次感染嗎?
會。事實上HP治癒後,二次感染的情況並不常見,每年不足2%的成人會出現再感染。
6.查出感染後,如何避免傳染給家人?
當一個人查出Hp陽性,最先影響的可能是自己的家人。
一起吃飯可能會傳給親朋好友、一個浪漫的法式熱吻傳給愛人.....這些都有傳染給家人的可能。
想要不被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要背誦下圖,別因為假期大意而中招。